雨中喜山僧摘杨梅至

一望山坳红紫堆,皋亭五月熟杨梅。

家家火树垂千缬,日日冰盘荐百枚。

尚拟趁晴看饱去,却怜和雨摘将来。

莫论风味如西碛,齿软还须嚼几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采摘杨梅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与情感细腻的表达。首句“一望山坳红紫堆”以视觉形象开篇,将山坳间成熟的杨梅比作红紫色的堆砌,生动地展现了杨梅的色彩与丰收景象。接着,“皋亭五月熟杨梅”点明地点与时间,皋亭山在五月时分迎来了杨梅的成熟季节。

“家家火树垂千缬,日日冰盘荐百枚”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杨梅的盛况,家家户户门前挂满了色彩斑斓的杨梅,每日餐桌上都摆满了新鲜的杨梅,体现了杨梅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受欢迎程度。这里运用了“火树”这一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杨梅的鲜艳与繁多。

“尚拟趁晴看饱去,却怜和雨摘将来”表达了诗人对杨梅的喜爱之情以及对雨中采摘的无奈与欣赏。尽管希望在晴天品尝到新鲜的杨梅,但最终还是欣赏并接受了雨中采摘的现实,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理解和接纳。

最后一句“莫论风味如西碛,齿软还须嚼几回”则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杨梅风味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品尝杨梅需要细细品味,享受其独特的口感与滋味。这里的“西碛”可能是指遥远的地方,强调了杨梅风味的独特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融入,展现了雨中采摘杨梅的场景,以及人们对这一传统美食的喜爱与珍惜,富有生活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76)

李流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字:长蘅
  • 号:檀园
  • 籍贯:六浮道
  • 生卒年:1575~1629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李九仙山中见寄

从誇日帽与天梳,独享知君且愧予。

道力未能甘混俗,野情终是爱幽居。

已谙世上悠悠态,不学空中咄咄书。

早晚黄溪营五亩,堂连梧竹水环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次韵酬沈雨若见寄

寥落花间一草堂,喜看舟楫到江乡。

春潮送客浑无信,寒菊怀人尚有香。

十五松斋容啸傲,三千尘路费商量。

凭君莫问行藏意,世事于今正渺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除夕白门喜比玉携榼至寓舍同子将无际升父无我守岁伯敬复遣人饷酒

经年不见意何如,且喜他乡共岁除。

久客便应为地主,远游随处即吾庐。

留人正惜春泥重,得酒何愁夜烛虚。

此际慈帏最萧瑟,不禁欢罢一欷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元旦枕上口占

一夜无眠彻晓天,不知今日是新年。

年因底事成添换,情亦无端起变迁。

已是客中重作客,何劳缘外彊除缘。

安心如此能安否,愁病公然到枕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