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乌斯道的《中秋遇雨次赵之才韵》描绘了诗人中秋之夜遭遇凄风冷雨的情景,表达了他难以尽兴庆祝佳节的落寞心情。首句“凄风冷雨正绸缪”形象地刻画了风雨交加的环境,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接着,“佳节难将酩酊酬”表达了诗人因天气原因无法畅饮以排遣愁绪,暗示了节日的孤独和无奈。
诗人思绪飘向远方,自问“何处自看今夜月”,流露出对团圆和美景的向往,然而现实却是“好怀空待一年秋”。远处的灯光在雨中昏暗,更鼓声断断续续,城市仿佛被寒云笼罩,显得压抑而沉寂。“地欲浮”三字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沉闷感。
结尾两句“明日先生赋归去,何当挟我到瀛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理想中的仙境——瀛洲的向往,寄托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中秋雨夜的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