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古代礼仪与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首句“归途风日总熙然”,开篇即以明媚的风光渲染出一种愉悦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轻松与满足。接着,“联骑仍逢阆苑仙”一句,运用了浪漫的想象,将同行者比作仙境中的仙人,增添了旅途的神秘与美好。
“陵祀有严分祭岁,山呼无计预朝天”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古代祭祀仪式的敬重与向往,通过“严”和“无计”的对比,表达了对传统礼制的尊重以及对参与朝拜的渴望。接下来,“葭灰已应初阳律,云气应占大有年”则转向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解读,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和丰收的预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和乐观态度。
最后,“却忆西人怀拯济,匡时何策继唐贤”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先贤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代社会如何效仿古人、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考。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思与对社会责任的反思,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博学多才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