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余君房读书大慈山房

岂是逃禅客,栖迟湖上峰。

看书亲佛火,旅食借僧舂。

夜坐频邀月,晨兴每候钟。

自便尘市远,日日断过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湖畔山峰的读书人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与世隔绝、亲近自然的生活状态。

首联“岂是逃禅客,栖迟湖上峰”,开篇即点出人物并非遁世的禅者,而是选择在湖边山峰间栖息,过着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这里的“栖迟”二字,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在山水间闲适自在的状态。

颔联“看书亲佛火,旅食借僧舂”,进一步展示了这位读书人的日常。他不仅与佛火为伴,阅读经典,还借助寺庙的炊具,以僧侣的方式生活,体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亲近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颈联“夜坐频邀月,晨兴每候钟”,描绘了主人公夜晚与明月为伴,享受宁静的时光;清晨则早早起床,等待寺庙的钟声响起,开始新一天的生活。这两句通过“邀月”与“候钟”的细节,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对时间的尊重。

尾联“自便尘市远,日日断过逢”,总结了主人公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生活态度。他每日都感受到与外界的疏离,但这种生活却让他感到自在与满足,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肯定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哲学,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收录诗词(148)

张时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杨蔡二子至留酌

有酒一斟酌,相看即故人。

清溪落日静,轻燕蹴花频。

薄饷新炊雾,高怀得借春。

谁怜仲蔚第,碧草细生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清平道中

山城拂曙动行鞯,古树蒙茸杂瘴烟。

野鸟向人名不辨,仆夫无译语难传。

青霞漫简高贤传,落日长歌古剑篇。

芳草不须怀故土,垄云溪月亦堪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初秋

一声渔唱海天秋,素练初飞白鹭洲。

亦有芙蓉自开落,何人解识汉宫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晋史载龙山之会风吹孟嘉落帽桓温使孙盛为文嘲之嘉作解嘲词致超逸四座惊叹苏子瞻惜其文不传为四言补亡余读之窃谓嘲者以礼解者以道庶乎两得苏词且非晋语也更为补二首(其一)孙盛献嘲

聚瞻饬仪,式崇侈度。履薄临深,细矜返顾。

龙山嘉集,群贤昭姱。金石在堂,傧相在阼。

胡愆于仪,巾脱顶露。仆?含嗤,将军薄怒。

璧轻于瑕,楠斥于蠹。桑简避时,祢狂矫故。

彼非昌期,乖此绳步。耳目外惭,周章内寤。

请歌相鼠,以终韶濩。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