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菜中惟水葵,逐水性甘滑。
叶少多紫茎,浮沉不易拔。
这首诗描绘了莼菜的独特之处,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生长环境与形态特征。
"菜中惟水葵,逐水性甘滑。" 开篇点题,将莼菜比作水中生长的葵菜,强调其与水的紧密联系,同时以“甘滑”二字形容莼菜的口感,暗示其美味可口。
"叶少多紫茎,浮沉不易拔。" 继续描述莼菜的外观特征,指出其叶片较少,而茎部则多为紫色,这种颜色在自然界中并不常见,增加了莼菜的独特性。同时,“浮沉不易拔”形象地描绘了莼菜在水中随波起伏的状态,表现了其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和生命力的顽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致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莼菜的自然之美,也传达了诗人对这种独特植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水深莼茎肥,水浅莼茎瘠。
四月泖湖莼,紫者堪留客。
谁知瀑布里,亦有一人家。
多谢溪边鹿,来寻不食花。
门外水帘垂,天风不肯吹。
吹开见石上,仙老不知谁。
西日尚未落,已闻车声来。
美人捲帘待,羊至亦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