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原父扬州六题(其五)昆丘台

访古高台半已倾,春郊谁从綵旗行。

喜闻车马人同乐,惯听笙歌鸟不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探访古老的高台如今已倾斜,春天的郊野有谁跟随彩旗行进。
欣喜听到车马喧闹人共享欢乐,常闻笙歌声声鸟儿也不再惊动。

注释

访古:探访古代遗迹。
高台:高大的建筑物或遗址。
半已倾:已经倾斜了一半。
春郊:春天的郊外。
綵旗:彩色的旗帜。
车马:车辆和马匹,代指人群。
人同乐:人们共同享受快乐。
惯听:习惯于听到。
笙歌:笙和歌声,泛指音乐。
鸟不惊:鸟儿不会被惊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探访古迹的场景。"访古高台半已倾",诗人站在那座已经倾斜的高台上,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遗迹的衰败。"春郊谁从綵旗行",春天的郊野中,只有诗人独自漫步,跟随的是飘扬的彩旗,显得有些寂寥。

然而,"喜闻车马人同乐",诗人转而为能听到远处传来车马声和人们的欢笑声感到欣喜,这表明当地仍有热闹的人气,人们共享欢乐。"惯听笙歌鸟不惊",更进一步描绘出这里的和谐氛围,连鸟儿也被笙歌吸引,不再受惊飞,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昆丘台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当下人情风俗的赞赏,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情趣的细腻观察和对社会和谐的向往。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和原父扬州六题(其六)蒙谷

一径崎岖入谷中,翠条红刺罥春丛。

花深时有人相应,竹密初疑路不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和晏尚书对雪招饮

瑶林琼树影交加,谁伴山翁醉帽斜。

自把金船浮白蚁,应须红粉唱梅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和晏尚书自嘲

未归归即秉鸿钧,偷醉关亭醉几春。

与物有情宁易得,莫嗔花解久留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和梅圣俞杏花

谁道梅花早,残年岂是春。

何如艳风日,独自占芳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