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果园闲情四咏(其一)咏别

迢迢幽怨付骊歌,小蹙临岐双黛蛾。

暮雨暗怜芳草长,夕阳空见远山多。

从教故国花难老,肯信天涯水不波。

一霎流光容易过,虚凉锦幕夜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和果园闲情四咏(其一)咏别》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描绘了离别时的哀愁与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迢迢幽怨付骊歌”,以“迢迢”形容离别的路途遥远,以“幽怨”表达内心的悲伤,通过“骊歌”这一传统离别之歌,将情感推向高潮。次句“小蹙临岐双黛蛾”,以女子蹙眉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离别前的不舍与忧愁,双眉如同黛色,更添了几分哀伤。

“暮雨暗怜芳草长,夕阳空见远山多。”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凉氛围。暮雨中,芳草显得更加茂盛,夕阳下,远山似乎更多了,这些景物的描写,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离别之情的寄托。

“从教故国花难老,肯信天涯水不波。”这两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即使故国的花朵难以老去,但诗人却怀疑远方的水面是否平静,隐含了对未知世界的担忧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霎流光容易过,虚凉锦幕夜如何。”这两句感叹时光易逝,夜晚的凉意让人感到孤独和迷茫。在锦幕(华丽的帷幕)的映衬下,夜晚显得更加寂静和冷清,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后孤独生活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离别时的哀愁、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怀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果园闲情四咏(其二)咏梦

早信关山飞不去,离魂前夜化秋烟。

却嫌到此难为诉,转觉相逢是少年。

江上南风知我意,天涯破月为谁悬。

无端晓色侵罗帐,唤起莺儿恼枕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果园闲情四咏(其三)咏愁

团团明镜合欢床,自到秋来每倦妆。

落木寒砧动消息,敝裘故剑替思量。

闷寻行迹苔花绿,又过归期塞草黄。

终是音书传不到,玉阶露下怯空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果园闲情四咏(其四)咏病

香炭成灰便不温,小帘人静怕黄昏。

寒灯照雨沉孤影,更柝和风咽断魂。

莲子有心还自苦,萍花虽好怨无根。

如何一别清秋后,长此支离昼掩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喜得鲤南病愈消息即道其来书意

寒犬吠深巷,荒鸡催短更。

有人悲独夜,复此寄遥情。

小病嗟同气,多閒愧友生。

难将归梦续,侵晓泪纵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