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酉岁暮寿春道中五首(其四)

有叟有叟皤两颠,杖藜道周傲天年。

怀颜发笑挽行子,胡乃惫为忘舍旃。

吾侪小人敢不勉,孔孟卷辙如趋然。

男儿秃胫乃始已,非尔所知徒怃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手持藜杖,在道路上悠然自得地行走,仿佛与天地同寿。他笑容满面地拉住过路的人,却似乎在疲惫中忘记了归家的方向。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老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思了人生的追求与归宿。

“有叟有叟皤两颠”,开篇即以“皤两颠”描绘出老者的形象,白发苍苍,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杖藜道周傲天年”,老者手持藜杖,漫步于道路,似乎在与自然对话,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与自在。

“怀颜发笑挽行子”,老者笑容满面,拉住过路之人,这一举动既体现了他的友善与热情,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胡乃惫为忘舍旃”,然而,老者却在疲惫中忘记了回家的路,这既是对他生活状态的一种描绘,也是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接下来,“吾侪小人敢不勉”,诗人自谦为普通人,表达了对老者精神的敬佩和学习的决心。“孔孟卷辙如趋然”,引用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强调了学习与遵循圣贤之道的重要性,如同追随他们的足迹一般。

“男儿秃胫乃始已”,这句话可能是在比喻,男儿的成长或追求,直到某一天(如秃胫,象征成熟或结束)才告一段落。“非尔所知徒怃然”,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老者所拥有的智慧与生活态度的钦佩,以及对自己未能完全理解或达到这种境界的遗憾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老者的形象及其与过路人的互动,探讨了人生的意义、追求与归宿,以及对圣贤之道的向往与实践。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智慧的赞美,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446)

刘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 号:云龙
  • 籍贯:安福(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48-1102

相关古诗词

癸酉岁暮寿春道中五首(其五)

有客有客垢发须,羹魁挂鞍无宿储。

翘心北阙比寒藿,它日南山抛旧庐。

逆旅丈人真脆意,揖我下床邀踞垆。

悠悠高门击鲜子,萍匏殊根勿诮渠。

形式: 古风

建阳县二首(其一)

东瓯消沉故王日,俗号剽轻如故实。

挟策不数应门儿,雅尚儒人邹鲁匹。

顷来官长稍自安,市里颇闻浮诉窒。

陈侯健者吾故人,坐致岂康得无术。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建阳县二首(其二)

纱民趁商市日高,红女机杼仍分曹。

双桥卧虹上下水,石脊瘦龙狂斗牢。

穑登尔场俗丰乐,匹马北客方滔滔。

转将身挂利名网,掷此故岁如腾猱。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赠相掌文廖生一首

廖生术天与,如鉴挂高墀。

能以祸福语,感动诸奔驰。

至有不旋踵,坐获百万赀。

推排鬼气夺,摈斥海岳移。

自云前十年,负术骧螺湄。

闹中出双掌,得子如沙披。

乃今十年后,所契了不疑。

况有远大语,未易论铢锱。

曾闻物外偿,不若君家诗。

吾谓廖生曰,一诗何补为。

生云等诗尔,我则如渴饥。

一诗固不惜,为生试言之。

天地有文理,俯仰自可推。

有文在其掌,乃晋鲁婴儿。

方其表异态,览者初亦痴。

生当千年后,把握论蓍龟。

顾生勿轻许,角立非生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