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古山人

喜闻吉事怕闻凶,天下人心处处同。

乍出山来言语拙,莫将刺字谒王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喜欢听到好消息却害怕听到坏消息,普天之下的人心都差不多。
刚刚走出山里,说话显得笨拙,不要把刺青当作名片去拜见达官贵人。

注释

喜闻:喜欢听到。
吉事:好事。
怕闻:害怕听到。
凶:坏事。
天下人心:人们的心思。
处处同:到处都一样。
乍出:刚从。
山来:山里出来。
言语拙:说话不流利。
莫:不要。
刺字:有刺青的标记。
谒:拜见。
王公:有权势的大人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觏的作品,名为《送古山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对生活平淡、不愿涉足世俗纷争的心态。

“喜闻吉事怕闻凶,天下人心处处同。” 这两句表达了人们普遍的情感倾向,即喜欢听好消息而害怕听到坏消息,这是人之常情,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一致的。诗人通过这两句话揭示出一种共同的人性,既是对现实的观察,也反映出了作者本人的内心感受。

“乍出山来言语拙,莫将刺字谒王公。”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一种超脱世俗、不愿过多涉足官场或政治斗争的心情。诗中的“古山人”可能是隐士,也可能是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形象。而“言语拙”则意味着诗人对于复杂的世事不感兴趣,或者是出于对权力斗争的淡漠,不愿也不能在那场合中流利地表达自己。最后,“莫将刺字谒王公”则是对这种避世态度的一种体现,诗人不想通过文字去迎合或批评那些有权势的人物。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复杂社会关系的疏离。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自由和独立自我表达的渴望。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送杜万

谷口生涯已是贫,素衣还拟冒京尘。

因风早寄登科信,装点江南几日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送周山人

鬼事无形尚可疑,人伦有验众皆知。

武夷山路几百里,归去西风落叶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送春

宜春台上送春归,泪滴金杯不自知。

懊恼黄莺解言语,飞来唯见落花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送春寄呈祖袁州二首(其二)

东君此去几时来,雪里梅根待暖回。

莫似仙家寥落甚,蟠桃千岁始重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