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谢蜀王六首(其二)

志是子渊方是广,才如曾点始为狂。

自惭末学何为者,孤负恩言鬓欲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识和才能的谦逊态度,以及对未能充分回报他人教诲之恩的自责之情。通过对比“志”与“才”的重要性,诗人强调了内心志向与外在才华的平衡。同时,诗中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即自己作为“末学”,未能更好地实现恩师的期望,以至于两鬓已显斑白。这种自我反省和对成长的渴望,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以及对个人道德修养和知识积累的重视。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次韵谢蜀王六首(其三)

幸瞻天下难逢德,又读人间未见书。

魂梦何尝违禁闼,深恩安敢忘巾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次韵谢蜀王六首(其四)

德尊待士真忘势,位下忧民每悔狂。

明日岷峨应渐远,莫云回首看青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次韵谢蜀王六首(其五)

全德巳看承道统,雄才更复主诗盟。

欲知圣敬心无息,顾諟参前与倚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次韵谢蜀王六首(其六)

德胜东平弟与兄,共誇乐国似蓬瀛。

近闻传令安黎庶,欢动山南十万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