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谢蜀王六首(其三)

幸瞻天下难逢德,又读人间未见书。

魂梦何尝违禁闼,深恩安敢忘巾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次韵谢蜀王六首》中的第三首。通过“次韵”这一形式,方孝孺以蜀王的名义回赠,表达对蜀王深厚德行和广博学识的敬仰之情。

首句“幸瞻天下难逢德”,表达了诗人对蜀王高尚品德的赞叹与羡慕,认为在天下的众多品德中,能有幸一睹蜀王的德行实属难得。这种德行不仅体现在个人修养上,更是一种对社会、对国家的深远影响。

次句“又读人间未见书”,则展现了蜀王的博学多才,他阅读的书籍都是世间罕见的,这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智慧的体现。这样的学识使得蜀王能够洞察世事,理解万物,展现出非凡的见识和洞察能力。

接下来,“魂梦何尝违禁闼”,这句话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将“魂梦”比喻为内心深处的愿望或追求,而“禁闼”则象征着权力或权威的所在。这句话表明,即使在内心深处最深处的愿望或追求中,蜀王也未曾违背过他的职责和道德底线,体现了他对权力的敬畏和对正义的坚守。

最后,“深恩安敢忘巾车”,这里的“深恩”指的是蜀王对他的深厚恩情,而“巾车”则是古代出行时所用的车辆,这里借指蜀王对他的关怀和照顾。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蜀王深恩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明了自己不敢忘记蜀王的恩情,将会铭记于心,永远感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象征手法,展现了方孝孺对蜀王崇高品德和卓越学识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在蜀王庇护下成长的感激与承诺。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次韵谢蜀王六首(其四)

德尊待士真忘势,位下忧民每悔狂。

明日岷峨应渐远,莫云回首看青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次韵谢蜀王六首(其五)

全德巳看承道统,雄才更复主诗盟。

欲知圣敬心无息,顾諟参前与倚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次韵谢蜀王六首(其六)

德胜东平弟与兄,共誇乐国似蓬瀛。

近闻传令安黎庶,欢动山南十万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侍世子奉献蜀王十首(其一)

贤君德业本天成,犹待脩心道益明。

喜见储王亲笔砚,更须讲学近儒臣。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