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五首(其二)

从来感秋人,一例皆楚声。

吾闻古燕赵,慷慨多不平。

惜哉宋玉辞,不使荆轲听。

形式: 古风

翻译

自古以来,感伤秋天的人,都带有楚地的情感。
我听说古代的燕赵之地,人们常常充满激昂的情绪,多有不平之事。
可惜啊,宋玉的辞章虽美,却没有让荆轲这样的英雄听到。

注释

从来:自古以来。
感秋人:感伤秋天的人。
一例:都。
皆:都。
楚声:楚地的情感。
吾闻:我听说。
古燕赵:古代的燕赵之地。
慷慨:激昂。
多不平:常常有不平之事。
惜哉:可惜啊。
宋玉辞:宋玉的辞章。
不使:没有让。
荆轲:荆轲(战国时期刺客)。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古代英雄和悲剧人物的感慨。"从来感秋人,一例皆楚声"表明每当秋风起时,总能引起人们对历史上那些悲壮事迹的回忆,而这些故事往往与楚国有关,如屈原、项羽等。这股情感不仅是为了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更是一种对于过去英雄业绩和悲剧命运的共鸣。

"吾闻古燕赵,慷慨多不平"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听闻燕赵古事,心中充满了不平之气。这两个国家在中国历史上都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人物,比如荆轲刺秦、廉颇与赵奢交战等,这些英雄的命运多半是不幸的,激起了诗人对他们遭遇不公的同情。

最后两句"惜哉宋玉辞,不使荆轲听"则是对于历史的一种假设。宋玉辞,即《登徒子好》一篇,是古代才子宋玉所作,表达了对美人不再的无限感慨和惋惜。诗人认为如果让荆轲听到这般情深意切的文字,或许能打动他,让他在刺杀秦始皇的壮举前有所犹豫。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命运的怅惘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伤。

收录诗词(64)

孙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怀五首(其一)

秋虫日以喧,秋树日以疏。

君听草根蛩,泣吊风中梧。

壮士秋怀涕,及此清霜初。

形式: 古风

送年寓叹

岁事分携作径归,清愁环守有重围。

预供除日先人祭,次拂元朝道士衣。

狂似嵇康今尽懒,觉如蘧瑗昔皆非。

新春未识耕耘地,当卜何如买钓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感兴

清风有佳意,逢者为一娱。

曾不救饥渴,政尔飘襟裾。

凡物贵有用,论诗用则无。

诗成亦自咏,侘傺或昭苏。

身名不相涉,二者如参商。

迟其议论公,旷越百世长。

于人已无益,离离坟草荒。

不知史册上,更是谁芬芳。

犹足厉世俗,曰此有耿光。

生前文字冗,寸札蓐荑稂。

及后乃大行,家有星河章。

君欲知其人,近世苏与黄。

夫有酷吏事,良不为奇屯。

俗子来吾前,有语无由伸。

其愚正可置,而又何为嗔。

勿如孤竹子,宇宙生涯垠。

匪惟狎樵牧,浩浩冥疏亲。

鸟故不乱行,兽故不乱群。

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

不足凋谢安,适可谓殷浩。

夫亦有所怀,非必著枯槁。

形式: 古风

东池

一片沧州景,寒光湛碧流。

有时双鲤跃,尽日采鸳浮。

绿荇千丝密,红蕖万朵稠。

琴尊约佳客,乘月泛归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