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三)

搭柳栏干倚伫频,杏帘胡蝶绣床春。十年花骨东风泪,几点螺香素壁尘。

箫外月,梦中云,秦楼楚殿可怜身。新愁换尽风流性,偏恨鸳鸯不念人。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注释

伫:久立,盼望。
频:屡次,多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达祖的《鹧鸪天》之三,属于中晚唐以后词风格的一种体现。全诗采用了豪放与婉约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通过对春夜情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美好事物的不舍。

首句“搭柳阑干倚伫频”中,“搭柳”指的是攀摘柳枝,“阑干”是栏杆,“倚伫”则表示依靠、停留。这里通过描写诗人在春夜中的情景,表达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绪。

接着“杏帘胡蝶绣床春”一句,以“杏帘”、“胡蝶”和“绣床”三者构成一个温馨的春夜场景。“杏帘”指的是用杏木制成的窗棂,“胡蝶”则是古代对蝴蝶的一种称呼,暗示着春意盎然;而“绣床”则指精美的织物装饰之床,这里都是在描写一个温暖、美好的夜晚。

第三句“十年花骨东风泪”中,“十年花骨”形象地表达了岁月流逝、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哀愁,而“东风泪”则是春天里常见的细雨,借此来比喻诗人对过往美好的泪水。

接下来的“几点螺香素壁尘”一句,以“螺香”比喻书卷间散发的墨香,而“素壁尘”则象征了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淡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

至于“箫外月,梦中云”,这里通过对夜晚的描绘,传递了一种超脱现实、追寻心灵寄托的情感。“箫外月”指的是窗外明亮的月光,“梦中云”则是诗人在梦境中的漂浮之物,这两者共同营造出一种恍惚与遥远。

最后,“秦楼楚殿可怜身。新愁换尽风流性,偏恨鸳鸯不念人”,这段落中,“秦楼楚殿”指的是古代的建筑,是诗人所处之地,而“可怜身”则是对自己身世的哀叹。“新愁换尽风流性”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变化,而“偏恨鸳鸯不念人”则是借用古代传说中鸳鸯鸟(即天鹅)对人的记忆来抒发诗人对友情、爱情或往昔时光的留恋。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心理世界,是一篇集豪放与婉约于一身的佳作。

收录诗词(114)

史达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163~1220?年。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 字:邦卿
  • 号:梅溪
  • 籍贯:汴(河南开封)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其一)

睡袖无端几摺香。有人丹脸可占霜。

半窗月印梅犹瘦,一律瓶笙夜正长。

情艳艳,酒狂狂。小屏谁与画鸳鸯。

解衣恰恨敲金钏,惊起春风傍枕囊。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遗像人犹思后主。

形式: 押[麌]韵

送歙砚与裴唐卿

平生足迹遍九州,知子笔端回万牛。

歙砚故持赠,夜光非暗投。

兹实旧坑子坑尾,远胜洮州绿鸭头。

清淑之德隐于石,珉中玉表非其俦。

惨淡风漪生,葱茏云气浮。

故人初赠我,千金未为酬。

久磨土灰实砚耻,况拙辞章为砚羞。

奇宝岂可穷士收,定为神夺鬼所偷,物得其托复何求。

所以椟而致,贱子不敢留。

摛藻可以丽春华,学书亦足森银钩。

百氏之学资芟修,六经之文资校雠。

虽然吾不愿子以之属文如曹刘,吾不愿子以之奏赋如枚邹。

愿子提携与之登瀛洲,献可替否近冕旒。

力陈治安活国谋,以宽吾君宵旰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苏幕遮

柳垂金,梅褪玉。昴宿呈祥,符应生公族。

盖世功名夸九牧。黼衮褒扬,庆阀辉南北。

赐宫醪,分笃。天与长生,谩把仙椿祝。

好继平阳腾茂躅。富贵千秋,饮听瑶池曲。

形式: 词牌: 苏幕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