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乡十二首(其六)

谁居此域作生涯,偏许刘伶毕卓家。

屋影空空天渺漭,烛光闪闪地横斜。

春红软玉颓衣树,秋碧流波漾缬花。

接壤或通三岛路,任他苦海事如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独特的世界,名为“醉乡”,仿佛是远离尘世喧嚣的避风港。诗人以“谁居此域作生涯”开篇,引出一个隐秘而神秘的空间,暗示着这里并非寻常之地。接着,“偏许刘伶毕卓家”一句,巧妙地将醉乡与古代嗜酒的文人雅士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放纵不羁、诗意盎然的氛围。

“屋影空空天渺漭,烛光闪闪地横斜”两句,通过对比空旷的屋影与闪烁的烛光,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神秘的场景。这种对比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冲击,也暗示了醉乡中独特的光影效果和氛围。

“春红软玉颓衣树,秋碧流波漾缬花”则进一步描绘了醉乡四季变换的美景。春天,红花似软玉般垂挂于树梢;秋天,碧波荡漾,花朵在水中摇曳生姿。这些生动的意象不仅展现了醉乡的自然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接壤或通三岛路,任他苦海事如麻”表达了醉乡与外界的微妙关系,以及它作为心灵避难所的意义。即便外界充满苦难,醉乡仍是一个可以暂时逃避现实、寻求心灵慰藉的地方。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醉乡十二首(其七)

万里和风眼底回,陶陶乐土隔飞埃。

暖浮花思春初透,红涨霞纹潮正来。

长驻童颜驱老去,不教玄鬓受愁催。

举头阊阖手能摸,更欲乘风过九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醉乡十二首(其八)

风物清妍地不尘,一天无尽四时春。

此中正属忘怀境,来者多应避世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醉乡十二首(其九)

红潮初上玉船空,假道青州一水通。

相去尘寰千万里,不愁日夜不春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醉乡十二首(其十)

大哉春宇,温厚凝聚。靡有冱寒,暖于吹煦。

厥俗孔洽,恬无憎妒。高阳之徒,历年熟路。

惟楚屈平,欲来莫赴。我至是邦,妙莫能喻。

至和滋形,神与天遇。载朗笑咏,金玉韶頀。

至清之气,嘘呵风露。喜若悟道,默契玄趣。

陋彼市朝,喧隘弗寤。愿我遐年,克寿厥寓。

形式: 四言诗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