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送春

莺老红残,绿垂满树。匆匆又送春光去。

问春何事去忙忙,楼头燕把归心诉。

雨压梨云,风翻柳絮。晚钟将到催天暮。

再来端的岭梅开,花间坐卧休还误。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踏莎行·送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首句“莺老红残,绿垂满树”,以“莺老”暗示春天的消逝,“红残”则点明花朵凋零,“绿垂满树”则描绘出新绿覆盖枝头的生机勃勃之景,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春天从繁华走向衰败的过程。

接着,“匆匆又送春光去”,一句直接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惋惜之情。“问春何事去忙忙”,诗人以疑问的口吻,表达了对春天匆匆离去原因的不解和追问,赋予了自然现象以情感色彩。

“楼头燕把归心诉”,通过燕子的归巢行为,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春天离去的不舍之情。燕子的“归心”不仅指其物理上的迁徙,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情感的回归。

“雨压梨云,风翻柳絮”,进一步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时的景象。雨水压低了梨花的云彩,风吹动着柳絮,这些意象既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隐喻了春天的温柔与短暂。

“晚钟将到催天暮”,晚钟的响起预示着一天的结束,时间的流逝,与前文的“匆匆”相呼应,强化了对春天逝去的感慨。

最后,“再来端的岭梅开,花间坐卧休还误”,表达了诗人对再次见到春天美景的期待,同时也提醒自己不要错过欣赏美好事物的机会,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3)

吴榴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眼儿媚.伤春

惜春无计挽春还。寂寞倚栏杆。

翠眉懒画,红鸳停绣,绿绮慵弹。

满院落红闲未扫,莺燕蹴枝翻。

海棠飘艳,梨花飞雪,梅子含酸。

形式: 词牌: 眼儿媚

卖花声.病中

风过戛帘钩。新恨悠悠。潇潇风雨几曾休。

又听孤鸿天外响,闲起离愁。扶病坐高楼。

清泪还流。人情反复冷如秋。

默对孤灯思往事,总上心头。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风入松.拟塞上词

少年何事远从军。马首日初曛。

关山隔断家乡路,回首处,但见黄云。

带月一行哀雁,乘风万里飞尘。茫茫塞草不知春。

画角那堪闻。金闺总是书难寄,又何用、归梦频频。

几曲琵琶送酒,沙场自有红裙。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醉太平.偶成

寒梅暗香。良宵漏长。何妨痛饮千觞,写黄庭数行。

亭前晓霜。床前月凉。风敲铁马丁当,最撩人断肠。

形式: 词牌: 醉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