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踏莎行·送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首句“莺老红残,绿垂满树”,以“莺老”暗示春天的消逝,“红残”则点明花朵凋零,“绿垂满树”则描绘出新绿覆盖枝头的生机勃勃之景,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春天从繁华走向衰败的过程。
接着,“匆匆又送春光去”,一句直接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惋惜之情。“问春何事去忙忙”,诗人以疑问的口吻,表达了对春天匆匆离去原因的不解和追问,赋予了自然现象以情感色彩。
“楼头燕把归心诉”,通过燕子的归巢行为,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春天离去的不舍之情。燕子的“归心”不仅指其物理上的迁徙,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情感的回归。
“雨压梨云,风翻柳絮”,进一步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时的景象。雨水压低了梨花的云彩,风吹动着柳絮,这些意象既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隐喻了春天的温柔与短暂。
“晚钟将到催天暮”,晚钟的响起预示着一天的结束,时间的流逝,与前文的“匆匆”相呼应,强化了对春天逝去的感慨。
最后,“再来端的岭梅开,花间坐卧休还误”,表达了诗人对再次见到春天美景的期待,同时也提醒自己不要错过欣赏美好事物的机会,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