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二十二弟入浙

世乱还家未有期,汝于何处望京师。

韦郎旧恨今新恨,细学南音寄我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时局动荡,回家的日子遥不可期,你此刻在何处眺望京城?
韦郎过去的遗憾如今又添新愁,你细致地学习南方的方言,只为给我写诗传情。

注释

世乱:战乱或社会动乱。
还家:返回家乡。
未有期:没有确定的时间。
汝:你。
京师:京城。
韦郎:可能是诗人的代称或者对某人的昵称。
旧恨:过去的遗憾。
新恨:新增的遗憾或愁苦。
细学:仔细学习。
南音:南方的方言或音乐。
寄:传递。
我诗:给我的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送二十二弟入浙》。从内容上看,它表达的是在战乱频仍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无法与家人团聚,对弟弟离家远行去往浙江的担忧和思念之情。"世乱还家未有期"描绘了社会动荡不安,回家的日子遥不可期的境况,流露出深深的忧虑。

"汝于何处望京师"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弟弟在京师的牵挂,想象他在远方眺望京城的情景,暗示了家庭的分离和对亲情的牵绊。"韦郎旧恨今新恨"中的"韦郎"可能是指某位古人,诗人借此寓言自己和弟弟的离别之痛,"旧恨"与"新恨"交织,强化了情感的深度。

最后,"细学南音寄我诗"则透露出弟弟通过学习南方的方言(南音)来寄托对兄长的思念,通过诗歌这种艺术形式传达情感,显得尤为深情。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战乱时期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送春

雨里花开过,愁中燕到迟。

一春都寂寞,不作送春诗。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郡斋戏句(其三)

雪中猎户来呈虎,月下田夫走献麛。

讳道山成应不得,关东谁肯有书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郡斋戏句(其七)

朝困十催何敢饱,暮虞百罚更生寒。

鸡山小石凤山柳,移植庭前少自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郡斋戏句(其二)

一夫肆力能排闼,万旅无谋漫仰关。

成败是非今有底,忍将鞭扑作威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