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文廷式的《玉楼春·其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北行程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南来北去经行惯”,表达了主人公对频繁旅途的习以为常,显示出其坚韧和经历丰富。接着,“历历关河长在眼”形象地描绘了沿途壮丽的山河景色,历历在目,仿佛刻在心中。
诗中通过“仙山无树鹤书稀,沧海生波龙穴浅”两句,寓言般地展现了超凡与神秘的世界,暗示了旅途中的奇遇和想象空间。诗人随身携带的“袖中剩有阴符卷”,暗含着智谋与道术,而“醉里不辞游侠传”则流露出一种豪放不羁的侠义精神。
最后两句“借如李令拥旌旗,何似顾荣摇羽扇”,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拥有实际权力(如李令)和智谋权谋(如顾荣)的不同选择,更倾向于后者,即以智谋而非武力来达成目标。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个人经历、哲思与历史典故,展现出文廷式独特的文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