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西土有虎贲,于越聚君子。
不逾三六千,国甲岂尽此。
此其腹心者,熊罴不二士。
然后亿万多,无难臂指使。
我论读书方,要道亦云尔。
泛滥同飘风,精熟乃根底。
汉人重专经,宋人务穷理。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李光地所作的《读书有感》,他以比喻的方式阐述了读书的深浅之道。首句“西土有虎贲,于越聚君子”形象地描绘出人才聚集的场景,如同勇士和贤良之士汇聚一堂。接下来,“不逾三六千,国甲岂尽此”暗示人才虽众多,但真正核心的精英并不多,就像国家的甲兵并非全部存在。
“此其腹心者,熊罴不二士”进一步强调了核心人才的重要性,比喻为熊罴这样的勇猛之士,忠诚可靠。随后,“然后亿万多,无难臂指使”指出虽然人才众多,但关键在于如何有效管理和指挥,就像指挥大军一样。
最后,诗人将读书的方法与治国用人相联系:“我论读书方,要道亦云尔”。他认为,读书应当像洪水泛滥般广泛涉猎,但更要深入钻研,如同根基稳固。他还提到了汉人重视专精一门学问,而宋人则追求穷究事物的道理,体现了不同学派的学术特色。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通过读书的比喻,表达了对人才培养和知识掌握的独到见解。
不详
卜筑三经前,落成三纪后。
游宦如涉波,邈不知其久。
榕树加远条,杂植颇阴黝。
涧水无消添,稍复导源首。
抗榭观遥山,辟亭通四牖。
前轩及南舍,皆俯鲁侯茆。
为此将藏修,不量倡士友。
薄遽遂周星,行复朝北斗。
匪我老未休,命有驿神守。
海内争传季子名,相逢执手喜还惊。
廿年塞外空归梦,一夕灯前似隔生。
铁岭风沙销战骨,金河笳鼓驻雄兵。
知君具有凌云笔,得藉陈汤返汉京。
山色周遭信马蹄,岱宗高峙绝攀跻。
巃嵷未许儿孙并,崱屴浑疑星汉齐。
风定天门悬日月,雨收石角挂虹霓。
他年定拟穷游屐,秦观峰头倚醉题。
灏渺东风折柳条,涛声天半别魂销。
苍茫野色迷津岸,明灭鱼灯趁晚潮。
半枕易惊三峡梦,孤舟谁念一身遥?
思乡滴尽千行泪,愁听哀猿倍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