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

商君修耕战,立约于徙木。

赏信罚随彰,卒以震巴蜀。

枭雄负异能,断制贵专独。

民可与乐成,创始每弗欲。

君子重违众,持衡妙善俗。

握机良所同,用意乃各属。

不见褚衣冠,终焉致巷哭。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读史》由清代诗人陶正中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商鞅的描述,探讨了权力、信义与民心之间的复杂关系。

首句“商君修耕战,立约于徙木”描绘了商鞅推行变法的场景,通过立木取信之举,展现了他重视信义的形象。接着,“赏信罚随彰,卒以震巴蜀”进一步说明了商鞅变法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政策的实施,更在于他能够兑现承诺,严明奖惩,最终使巴蜀之地为之震动。

“枭雄负异能,断制贵专独”则将视角转向了那些拥有特殊才能的统治者,强调了他们对权力的独占和决断力的重要性。然而,“民可与乐成,创始每弗欲”提醒我们,尽管这些统治者能够成就伟业,但在开创之时往往不愿与民共享,这反映了权力与民意之间的微妙平衡。

“君子重违众,持衡妙善俗”表达了君子在面对众人意见时的谨慎态度,以及在维持社会秩序中的智慧。最后,“握机良所同,用意乃各属”指出,虽然在把握时机方面人们可能有共同的认识,但每个人在运用这一时机时的意图却各不相同,暗示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不见褚衣冠,终焉致巷哭”作为结语,通过对比穿着华丽的官员与最终落得悲惨下场的例子,警示人们权力的滥用可能导致的悲剧结局。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深刻探讨了权力、信义、民心与个人选择之间的复杂关系,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1)

陶正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炙砚

文思忽飞扬,冰凝砚一方。

炙馀资石炭,化处受玄霜。

调燮交离坎,中和适燠凉。

不须呵彩笔,抒藻有辉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关山月

大旗霞卷夕阳残,旋见边城涌玉盘。

鼓角无声霜气肃,山河流影镜光寒。

白头汉将占星立,红泪胡姬倚马看。

净扫烟尘天阙迥,清辉多处识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冰花

犁星没后水藏漪,泽畔鳞鳞见异姿。

凝艳不教青帝王,斗华休遣夏虫知。

凌波神女搴还薄,作雪天工剪并奇。

莫讶清英易消歇,杨家山已付流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禹州道中

茫茫四野寒萧骚,朔风动地声怒号。

车帷卷破马踯躅,夕阳惨淡横平皋。

行人瑟缩帽檐侧,手脚冻冷面如墨。

晚来投店满衣尘,童仆相看不相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