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马伯庸少监四首(其四)

太平知永日,渐老惜芳晨。

论说惭孤学,推扬负相臣。

退思常感慨,拜赐每逡巡。

郊薮多閒地,馀生托凤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虞集所作的《次韵马伯庸少监四首(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在学问和仕途上的自谦与反思。

首句“太平知永日”,描绘了诗人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年代,阳光普照,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社会的和谐。然而,紧接着的“渐老惜芳晨”却透露出岁月不待人的无奈,诗人珍惜每一个清晨,因为时间的流逝意味着青春的消逝。

“论说惭孤学”一句,诗人坦诚自己在学术上的不足,面对知识的海洋,感到自己的学识浅薄,难以与他人深入交流。这种自我反省的态度,展现了诗人谦逊的品质。

“推扬负相臣”则可能暗指诗人对于推荐提拔他人的责任感到愧疚,或许是指他在官场中的角色与职责,以及对他人帮助的感激之情。

“退思常感慨,拜赐每逡巡”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经历的反思和未来的不确定感。在官场的进退之间,他既感慨于过去的得失,又对未来的命运充满了犹豫和期待。

最后,“郊薮多闲地,馀生托凤麟”则寄托了诗人对于晚年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在宁静的郊外,过上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如同凤凰和麒麟般自由自在,寓意着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学问、官场以及未来生活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奉别阿鲁灰东泉学士游瓯越

忆昔同经幄,春明下玉除。

挂冠俄去国,连舸总盛书。

笋脯尝红稻,莼羹斫白鱼。

莫言江海远,咫尺玉堂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题秋山图

峰迥留深隐,天清袭素袍。

栖身断人迹,游目送鸿毛。

树挂栖厓鸷,藤悬饮子猱。

龙眠石涧冷,虎撼树根牢。

木客吟时共,山樵弈处遭。

浮云过水尽,孤月挟霜高。

羽使来三岛,胎仙舞九皋。

左招玉斧饮,右揽赤松遨。

空色收寥廓,虚声起绎骚。

弹琴遗古散,载酒棹轻舠。

遂向图中见,谁能世外逃。

乘槎几月至,一泛九秋涛。

形式: 排律 押[豪]韵

送朱生南归

喜子南归盱水上,经过为我问临川。

几家橘柚霜垂屋,何处蒹葭月满船。

应有交游怜远道,试从父老说丰年。

寒机早晚成春服,一一平安报日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归蜀

我到成都住五日,驷马桥下春水生。

过江相送荷主意,还乡不留非我情。

鸬鹚轻筏下溪足,鹦鹉小窗呼客名。

赖得郫筒酒易醉,夜深冲雨汉州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