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虞美人草

白鹤峰前逢野老,手挂灼灼一花好。

秾妆艳质自天然,云是虞姬原上草。

一枝一叶如披甲,两叶一花相间插。

队间容队伍容伍,绝似项王用兵法。

忆昔项王垓下时,楚汉雌雄尚未知。

项王百战誇百胜,淮阴之战多用奇。

三十万兵集阵厚,孔将军左费军右。

汉王旗鼓在中权,绛侯柴军俱在后。

纷纷殿后属游兵,绕围三匝楚歌声。

四队骑兮亡两骑,楚业冰消汉业成。

一泓恨血洒原隰,天亡之数何嗟及。

只今烟雨裛花枝,犹似帐前人饮泣。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以白鹤峰前偶遇老者为引子,描绘了一株宛如虞姬原上之草的奇异花卉。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这株草的形态与历史人物项羽的英勇形象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

诗中以“白鹤峰前逢野老”开篇,点明地点与人物,随后转入对那株花卉的描述:“手挂灼灼一花好”,以“灼灼”形容花朵鲜艳夺目,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接着,“秾妆艳质自天然”一句,赞美了花朵自然之美,不加雕饰,如同虞姬般脱俗。

诗人进一步将这株草与历史人物虞姬联系起来,称其为“云是虞姬原上草”,并以“一枝一叶如披甲,两叶一花相间插”描绘其独特形态,仿佛在诉说着战场上的英勇与坚韧。通过“队间容队伍容伍,绝似项王用兵法”的比喻,将花卉与项羽的军事策略相联系,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最后,诗人通过回忆项羽在垓下的战斗,以及楚汉争霸的激烈场面,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尤其是“一泓恨血洒原隰,天亡之数何嗟及”两句,既是对项羽悲剧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历史不可逆转的无奈。

整首诗以咏物为主,借物抒情,通过描绘虞美人草的形象,寄托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战争与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615)

郑学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字:承孟
  • 籍贯:广东顺德

相关古诗词

谢黄太史

东风吹绿□洲草,上林百啭新莺早。

佩马朝天响玉珂,玉堂何限春风好。

春风迢递遍天涯,馀吹披及野人家。

门前渐觉蓬蒿长,径里还开几簇花。

瓮头春酿醅初熟,手挹葛巾时自漉。

作者无过白与陵,半酣歌咏欢不足。

鸬鹚杓,鹦鹉杯,一生怀抱此时开。

开怀不但春风好,为喜文章落上台。

文章世所羡,况复词垣彦。

凤阙鸾台不可亲,片言华衮相鲜新。

奎光夜夜烛沧海,惟应遥忆玉堂人。

形式: 古风

早春访林若木二首(其一)

烟雨正濛濛,扁舟浪万重。

为乘今夜兴,来访旧游踪。

绕槛春云合,开樽花气浓。

牵衣问新佩,同是楚芙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早春访林若木二首(其二)

竹径倚江开,思君故一来。

索居人易老,尘世几怜才。

说剑杯堪引,裁诗漏更催。

不须占太史,象纬自昭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不寐

亦知非远别,不寐思何依。

淅淅风开幔,溶溶月款扉。

楼高秋气迥,戍远角声微。

多少关山外,寒来忆寄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