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绿遍东山,寒归西渡。分明认得春来处。

风轻雨细更愁人,高唐何在空朝暮。

离恨相寻,酒狂无素。柳条又折年时数。

一番情味有谁知,断魂还送征帆去。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诗名为《踏莎行》,创作于宋代,由李之仪所撰。诗中蕴含了深沉的离别愁绪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绿遍东山,寒归西渡。分明认得春来处。" 这几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同时流露出诗人对于季节更迭中所蕴含的无常感慨。东山之绿不仅是自然界的变化,更隐喻着时光飞逝,岁月匆匆。

"风轻雨细更愁人,高唐何在空朝暮。" 这里诗人借助轻柔的春风和细雨,表达了心中的忧伤。"高唐"可能指的是古代著名的音乐家,而这里却显得有些无奈和孤寂,透露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无法持久的感慨。

"离恨相寻,酒狂无素。柳条又折年时数。" 离别之痛如影随形,诗人通过饮酒来忘却烦恼,但这种逃避是短暂且表面的。柳条的折断不仅象征着春天的流逝,也暗示了时间在不断地流失。

"一番情味有谁知,断魂还送征帆去。" 这句话充满了哀婉之情,诗人感叹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与苦楚,无人能懂。最后的"断魂"两字,如同灵魂被撕裂,表达了极度的痛苦和无奈。而那不断远去的征帆,则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一种无力挽留。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流年、离别以及内心情感的深切体验。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的哀伤和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感慨,是宋代词风中的一股清流。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其一)

节是重阳却斗寒。可堪风雨累寻欢。

虽辜早菊同高柳,聊楫残蕉共小栏。

浮蚁嫩,炷烟盘。恨无莺唱舞催鸾。

空惊绝韵天边落,不许韶颜梦里看。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四)

收尽微风不见江,分明天水共澄光。

由来好处输闲地,堪叹人生有底忙。

心既远,味偏长,须知粗布胜无裳。

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二)

浓丽妖妍不是妆。十分风艳夺韶光。

牡丹开就应难比,繁富犹疑过海棠。

须仔细,更端相。烂霞梳晕带朝阳。

千金未足酬真赏,一度相看一断肠。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三)

避暑佳人不著妆。水晶冠子薄罗裳。

摩绵扑粉飞琼屑,滤蜜调冰结绛霜。

随定我,小兰堂。金盆盛水绕牙床。

时时浸手心头熨,受尽无人知处凉。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