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踏莎行》,创作于宋代,由李之仪所撰。诗中蕴含了深沉的离别愁绪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绿遍东山,寒归西渡。分明认得春来处。" 这几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同时流露出诗人对于季节更迭中所蕴含的无常感慨。东山之绿不仅是自然界的变化,更隐喻着时光飞逝,岁月匆匆。
"风轻雨细更愁人,高唐何在空朝暮。" 这里诗人借助轻柔的春风和细雨,表达了心中的忧伤。"高唐"可能指的是古代著名的音乐家,而这里却显得有些无奈和孤寂,透露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无法持久的感慨。
"离恨相寻,酒狂无素。柳条又折年时数。" 离别之痛如影随形,诗人通过饮酒来忘却烦恼,但这种逃避是短暂且表面的。柳条的折断不仅象征着春天的流逝,也暗示了时间在不断地流失。
"一番情味有谁知,断魂还送征帆去。" 这句话充满了哀婉之情,诗人感叹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与苦楚,无人能懂。最后的"断魂"两字,如同灵魂被撕裂,表达了极度的痛苦和无奈。而那不断远去的征帆,则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一种无力挽留。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流年、离别以及内心情感的深切体验。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的哀伤和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感慨,是宋代词风中的一股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