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象自江东止田园移庄庆会未几归汶上小弟幼妹尤嗟其别兼赋是诗三首(其一)

谢病始告归,依然入桑梓。

家人皆伫立,相候衡门里。

畴类皆长年,成人旧童子。

上堂家庆毕,愿与亲姻迩。

论旧或馀悲,思存且相喜。

田园转芜没,但有寒泉水。

衰柳日萧条,秋光清邑里。

入门乍如客,休骑非便止。

中饮顾王程,离忧从此始。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因病辞职才归乡,依旧踏入故乡的土地。
全家人都站立着等我,守在简陋的家门口。
往日的同伴都已老去,成年的他们曾是儿时的玩伴。
走上厅堂庆祝团圆,希望亲近所有的亲戚朋友。
回忆过去或许有些伤感,但思念仍在心中,彼此感到欣喜。
田园渐渐荒芜,只有寒冷的泉水依然流淌。
衰老的柳树日益凋零,秋天的阳光照耀着乡间小镇。
刚进门仿佛像客人,不再骑马并非不便利。
中途停杯看王程(行程),从现在开始忧虑离别。

注释

谢病:因病辞职。
桑梓:故乡。
伫立:站立等待。
衡门:简陋的门,指贫寒之家。
畴类:同辈,同伴。
长年:年老。
成人:成年的人。
旧童子:曾经的儿童,指小时候的朋友。
家庆:家庭团聚的庆祝。
亲姻迩:亲近的亲戚朋友。
论旧:回忆往事。
馀悲:残留的悲伤。
思存:思念之情。
萧条:冷落,凄凉。
入门乍如客:刚进家门感觉像客人一样生疏。
休骑非便止:下马休息并不意味着停留,暗示即将启程。
中饮顾王程:饮酒中途看行程,表示忧虑。
离忧:离别的忧虑。
从此始:从这一刻开始。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归家团聚之乐的诗篇,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情的深切怀念。诗人刚刚痊愈,准备回到故乡的桑梓之地,那里充满了温暖和熟悉。在家庭成员的共同期待中,门内外都站满了等待归来的亲人们,他们渴望着久违的团聚。

诗中的“畴类皆长年,成人旧童子”透露出时间流逝和成长的痕迹,每个人都有了新的变化,但那份对家的依赖和情感却始终如一。上堂家庆毕,愿与亲姻迩,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远方亲戚团聚的心愿,以及对于过去或许有的遗憾和悲伤,都能在相聚中得到抚慰。

田园的景象也在诗中得到了描绘,“田园转芜没,但有寒泉水”表明田园虽已荒废,只剩下那清澈的泉水依旧流淌。衰柳日萧条,秋光清邑里,则是对自然景色的一种描写,衰老的柳树在秋风中摇曳,整个乡村在秋天的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宁静。

诗人归家后,依然保持着一种客人的心态,“入门乍如客,休骑非便止”表达了他对这次短暂停留的不舍和犹豫。而“中饮顾王程,离忧从此始”则是诗人在家中的某个瞬间,回想起过去的友情和旅途的辛酸,从这一刻开始,他决定放下那些离别之忧。

整首诗通过对归乡、家庭、自然景观等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于生活的深刻体会。

收录诗词(30)

卢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月十五日象自江东止田园移庄庆会未几归汶上小弟幼妹尤嗟其别兼赋是诗三首(其二)

两妹日长成,双鬟将及人。

已能持宝瑟,自解掩罗巾。

念昔别时小,未知疏与亲。

今来识离恨,掩泪方殷勤。

形式: 古风

八月十五日象自江东止田园移庄庆会未几归汶上小弟幼妹尤嗟其别兼赋是诗三首(其三)

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

同居虽渐惯,见人犹默默。

宛作越人言,殊乡甘水食。

别此最为难,泪尽有馀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叹白发

我年一何长,鬓发日已白。

俛仰天地间,能为几时客。

惆怅故山云,裴回空日夕。

何事与时人,东城复南陌。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永城使风

长风起秋色,细雨含落晖。

夕鸟向林去,晚帆相逐飞。

虫声出乱草,水气薄行衣。

一别故乡道,悠悠今始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