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董安人二首(其二)

令尹古循吏,郡君今胜流。

平生馀事业,晚岁极熏脩。

穗帐真成梦,灵辰竟不留。

遗风被箫挽,未觉九泉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挽董安人二首(其二)》,通过“令尹古循吏,郡君今胜流”两句开篇,赞美了董安人的历史功绩和当代影响力,将他比作古代的循吏和当今的杰出人物。接着,“平生馀事业,晚岁极熏脩”则表达了董安人在一生中所成就的事业以及晚年对道德修养的追求。

“穗帐真成梦,灵辰竟不留”两句,以“穗帐”象征逝者的遗泽,暗示董安人的离世如同美梦成空,令人惋惜。而“灵辰竟不留”则直接表达了对董安人逝世的哀痛之情。

最后,“遗风被箫挽,未觉九泉幽”则寄托了对董安人高尚品德和精神风貌的怀念,即使在九泉之下,也因他的遗风而感到欣慰,体现了后人对他的敬仰与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崇敬。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题霜杰集

先生人物魏晋间,题诗便欲倾天悭。

向来无地识眉宇,今日天遣窥波澜。

平生尚友陶彭泽,未肯轻为折腰客。

胸中合处不作难,霜下风姿自奇特。

小儒阅阀金匮书,不滞周南滞海隅。

枌榆连阴一见晚,何当挽袖凌空虚。

形式: 古风

谢吴公济菖蒲

翠羽纷披一尺长,带烟和雨过书堂。

知君别有臞仙种,容易难教出洞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易二首(其一)

立卦生爻事有因,两仪四象已前陈。

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易二首(其二)

潜心虽出重爻后,著眼何妨未画前。

识得两仪根太极,此时方好绝韦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