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云寺分韵(其二)

石磴盘空山寺高,扪萝徐上不辞劳。

尘心业已降金偈,佛法从教演布毛。

祇树秋声鸣坠叶,雨花香气袭吟毫。

狂游顿觉耽清赏,醉把新题夺锦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白云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首句“石磴盘空山寺高”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山寺的雄伟壮观,石阶蜿蜒盘旋于空中,暗示着攀登的艰难与挑战。接着,“扪萝徐上不辞劳”表达了诗人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精神,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态度。

“尘心业已降金偈,佛法从教演布毛”两句,诗人将世俗的杂念与内心的平静进行对比,通过聆听佛法的教诲,心灵得到了净化,仿佛在金偈的指引下,找到了内心的宁静。这里巧妙地融合了佛教思想与个人修行的体验,展现了精神层面的升华。

“祇树秋声鸣坠叶,雨花香气袭吟毫”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落叶纷飞,秋风萧瑟,雨后花香四溢,不仅渲染了季节的氛围,也暗示了自然界与人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将其融入自己的情感之中,使得诗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狂游顿觉耽清赏,醉把新题夺锦袍”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游历的深切喜爱与满足。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诗人似乎也找到了灵感的源泉,创作出了新的作品,甚至夺得了锦袍,象征着才华与成就的双重收获。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艺术创作的热情,也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云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交融,既富有视觉上的美感,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是一首充满意境与韵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6)

张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白云寺分韵(其三)

云廊钟动寺门开,驻马徐吟步绿苔。

自信浮生长是客,谁言明镜亦非台。

岩前伏虎先降锡,海上归僧晚渡杯。

何日重来方丈里,试将禅意问西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游白云寺分韵(其四)

梵宇峨峨出半天,数声清磬发孤烟。

林间玉露凋红叶,池上秋云霭白莲。

谁更磨砖能作镜,自须求佛苦栖禅。

游人只恋登临去,懒向山僧话夙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游白云寺分韵(其五)

梵王宫殿静沉沉,使节乘闲访道林。

蕉叶绿齐山路狭,松花香落野坛深。

明窗净月窥禅意,白石清潭见佛心。

此地重来休负约,未须徵逐恋朝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梁伯用

迢递关山万里馀,别来全觉故情疏。

孤舟作客频相梦,远道逢人数寄书。

连雁空江残暑后,断蝉高柳早凉初。

相思两地愁堪老,欲效长房愧不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