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山万里限中原,神凿居庸百二川。
峰势陡回愁障日,地形高出欲扪天。
风沙漠漠龙庭远,云物沈沈鸟道穿。
眼底兴亡谁解写,石琴秋水学冰弦。
这首诗描绘了居庸关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沧桑感。诗人元明善以“一山万里限中原”开篇,巧妙地将居庸关置于宏大的时空背景中,暗示其作为边防要塞的重要地位。接着,“神凿居庸百二川”一句,既赞美了人工开凿的智慧,也隐含着对自然与人类力量交织的感慨。
“峰势陡回愁障日,地形高出欲扪天”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居庸关山峰的险峻与高耸,仿佛能遮挡阳光,触摸天空,营造出一种雄伟而神秘的氛围。接下来,“风沙漠漠龙庭远,云物沈沈鸟道穿”则进一步扩展视野,将读者带入辽阔的边疆景象,既有苍茫的沙漠,又有深沉的云雾,以及穿行其中的飞鸟,构成了一幅动态的边塞图景。
最后,“眼底兴亡谁解写,石琴秋水学冰弦”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兴衰的深沉思考。这里的“石琴秋水”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痕迹,而“学冰弦”则可能是比喻对过往岁月的回响或哀思,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居庸关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对历史、人生和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不详
诸经皆有师法,尤深于《春秋》。早年游吴中,以荐为安丰、建康两学正。辟掾行枢密院,佥院事董士选待之若宾左。仁宗即位,升翰林直学士。诏以蒙古文节译《尚书》有关政要者。延祐二年,始会试天下进士,首充考试官;廷试,又为读卷官。所取士后多为名臣。累官翰林学士,卒谥文敏。早岁以文章自豪,出入秦、汉间,晚益精诣。有《清河集》
合散扶倾老益坚,荒祠重过为悽然。
君臣洒落知无恨,庸蜀崎岖亦可怜。
一县山阳尧故事,三年章武魏长编。
锦官羽葆今何处?半夜楼桑叫杜鹃。
一军南北几扶伤,长坂安行气已王。
豪杰尽思为汉用,江山初不假吴强。
两朝元老心虽壮,再世中兴事可常。
寂寞永安宫畔土,争教安乐似山阳。
冷月酸风夜,长年闻哭声。
母今犹在隶,儿亦欲无生。
岐路固多阻,人神孚至情。
相逢还细认,悲喜此时并。
真常真人若冰雪,大年夜食清溪月。
谁知袖里閟初阳,散作玄元春满堂。
髯龙宵吼石坛秋,老竹风生翻陆江。
天籁已沈群妙集,隐几嗒然今坐忘。
云扃不钥瞰虚白,挥谢万象俱行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