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冯㻾的《甲戌守岁(其二)》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明发怀二人”,表达了诗人清晨醒来时心中对两位游子的挂念,他们分别在异地他乡。接着,“团圞诸弟姊,昨夜梦中见”通过梦境中的团圆,展现出诗人对家庭团聚的渴望,以及现实中无法相聚的遗憾。
“似为念远人,凄怆杂欢宴”进一步深化了情感,梦中的欢宴场景中似乎包含了对远行者的思念,这种思念夹杂着悲伤与欢乐,显得复杂而深沉。诗人的心魂仿佛随思念飘向远方,“离魂入杳渺,微茫不可辨”,形象地描绘出思绪的飘忽不定和难以捉摸。
接下来,诗人以自然景象寓言人生,“白云千里飞,舒卷如匹练”,将白云比作游子的行踪,暗示他们的漂泊不定,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岁月高堂增,尘土一身贱”则表达了对家中长辈年华老去的感叹,以及对自己身处尘世的谦卑感。
最后,诗人以“飒飒空庭风,打窗起积霰”收尾,空荡的庭院中风声呼啸,窗户上积满了雪花,这既是冬日景象,也是诗人内心孤寂与无奈的写照。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家人的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