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其三)

剑待张华时已晚,榻延徐孺礼应疏。

形式:

鉴赏

这首诗以剑和榻为象征,表达了对贤才未遇、时机错过的感慨。"剑待张华时已晚"暗指英雄无用武之地,张华的才华未能在合适的时机得到施展,暗示了人才的闲置与时代的遗憾。"榻延徐孺礼应疏"则描绘了一个空置的榻位,象征着对像徐孺这样的贤者邀请之礼的疏远,反映出对知音难觅的无奈。

整体来看,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寓言式地表达了对社会未能识人用人的批评,以及个人对于理想不能实现的感叹。陶弼作为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哲理,此诗也不例外,体现了他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219)

陶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

  • 字:商翁
  • 籍贯: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
  • 生卒年:1015—1078

相关古诗词

句(其三十)

峡猿朝夕听,此地类巴黔。

形式:

句(其二十八)

荔枝林下千金络,菡萏池中十画船。

形式: 押[先]韵

句(其四十四)

绿芳翠滴暗相失,红藕白丝空自缠。

形式:

句(其十四)

定王此地元卑湿,义帝江山最上游。

形式: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