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器北堂太夫人挽诗

早岁嫠居久,儒家守志贫。

白头躬祭祀,老眼喜缝纫。

哭妇无遗恨,怜孙不忍嗔。

一朝违孝养,力疾叫苍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早年丧妻孤独生活已久,坚守儒家信念度过贫困岁月。
年迈头发花白,亲自参与祭祀,老眼中满是对缝纫的喜爱。
为亡妻哭泣已无遗憾,对孙子充满怜爱不愿苛责。
突然有一天未能尽孝,尽管病重仍竭力呼唤苍天。

注释

早岁:年轻时。
嫠居:寡居。
儒家:儒家学派。
守志:坚守志向。
贫:贫困。
白头:老年。
躬:亲自。
祭祀:宗教或家族的祭拜活动。
缝纫:手工缝制衣物。
哭妇:为妻子哭泣。
遗恨:遗憾。
怜孙:疼爱孙子。
不忍:不愿意。
违孝养:违背了奉养父母的义务。
力疾:尽力挣扎着。
叫:呼喊。
苍旻:苍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老妇人生境遇,她一生守着儒家之道,虽然生活贫困,但仍旧坚持自己的信念。诗中通过“白头躬祭祀”这一句,展示了她即便到了白发苍苔之年,也依然恭敬地进行家庭的祭祀活动,表达了一种对传统礼仪的尊重和维系。

“老眼喜缝纫”则描写了她在晚年仍旧保持着勤劳的品格,即便是简单的针线活,也能带给她乐趣。这里也许反映出一种平淡生活中的满足与幸福。

“哭妇无遗恨,怜孙不忍嗔”两句展现了老妇对逝去亲人的哀痛以及对晚辈的慈爱。在她的眼中,即便是犯错的小孙儿,也被她视作可怜而不能生气。

最后,“一朝违孝养,力疾叫苍旻”则表达了老妇在临终前,对子女未能尽到孝顺之心的遗憾,以及她即使病重也想要见到远方孩子的心情。这里“苍旻”是古代称呼远方亲人的词汇,体现出对亲人深切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老妇一生的回顾,展现了她的坚韧不拔、勤劳朴素以及深厚的家国情怀,是对她生命历程的一种赞颂。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游东山二咏次李丞相韵(其二)榴花谷

公如谢傅暂闲身,我亦归来效季真。

山屐数陪销暇日,诗篇常许和阳春。

虚怀寄傲三休外,洗眼旁观万态新。

谷口榴花解迎客,骑鲸端为谪仙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游东山二咏次李丞相韵(其一)鳣溪

寒木高萝几曲溪,断碑零落卧荒祠。

澄潭想像云头涌,悬瀑依稀雨脚垂。

地轴漫烦龙虎战,天符那得鬼神私。

茫茫造物殊难晓,要是为霖自有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登垂虹亭二首(其二)

熠熠流萤火,垂垂倒饮虹。

行云吞皎月,飞电扫长空。

壮观江边雨,醒人水上风。

须臾风雨过,万事笑谈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登垂虹亭二首(其一)

一别三吴地,重来二十年。

疮痍兵火后,花石稻粱先。

山暗松江雨,波吞震泽天。

扁舟莫浪发,蛟鳄正垂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