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诗堪入画方称妙;官到能贫乃是清。
此联以对仗工整、寓意深远而著称,巧妙地将诗与官德结合,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官员形象的深刻思考。
“诗堪入画方称妙”,这句话首先从艺术角度切入,强调了诗歌创作的高妙境界。在古代文人眼中,诗不仅是一种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营造。能够将诗歌描绘得如同画卷一般,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景象,这样的作品才堪称上乘。这不仅是对诗人技艺的极高赞誉,也是对诗歌艺术魅力的一种肯定。
“官到能贫乃是清”,则从道德层面探讨了为官之道。这里的“贫”并非物质上的匮乏,而是指精神上的清廉与淡泊。真正的清官,并非追求权势与财富,而是坚守内心的纯净与公正,不为外物所动,不贪图私利。这种高尚的品质,是衡量一个官员是否清正廉洁的重要标准。通过这一句,作者表达了对官员应具备高尚品德的期许,以及对清廉为官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既体现了对艺术美的追求,又蕴含了对道德操守的重视,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和期待。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思想,使得这副对联成为了一种文化与道德的双重象征。
不详
果能承父志;亦足报君恩。
千载证丹忱,前出师表,后出师表;
中兴论元辅,湘乡一人,湘阴一人。
公子何翩翩也,喜仙官暗系赤绳,于是夫人议婚,老人主盟,彼童子无知,但凭使者行媒,聘定藏娇公主;
大帝其巍巍乎,赖丞相借筹玉箸,因而客人享利,道人服教,虽草寇窃发,可卜将军报捷,削平恃险大王。
国步正艰难,赖公维持教育,吁嗟公竟逝矣;
学界仍幼稚,倚谁整顿前途,噫嘻谁不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