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

野草沿庭砌,清闲日掩扉。

晚凉疏雨过,落叶觉蝉稀。

天籁自鸣竹,砧声谁捣衣。

僧寮不过此,何必扣玄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野草蔓延在庭院的台阶边,清静的日子里门常常关闭。
傍晚时分,稀疏的雨点过后,落叶间蝉鸣声稀少。
自然的声音从竹林中传来,是谁在捣衣砧上敲击声响起。
僧人的居所也不过如此,又何必去探寻深奥的哲理呢。

注释

野草:生长在庭院中的杂草。
砌:台阶。
清闲:宁静、空闲。
扉:门。
晚凉:傍晚的凉意。
疏雨:稀疏的雨点。
落叶:秋天飘落的树叶。
蝉稀:蝉鸣声稀少。
天籁:自然的声音,如风声、鸟鸣等。
竹:竹子。
砧声:捣衣的声音,古人常用木砧敲打衣物。
捣衣:古时妇女洗衣物的动作。
僧寮:僧人居住的小屋。
此:这里。
扣玄机:探索深奥的道理或秘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书斋周围的宁静景象。"野草沿庭砌"写出了庭院台阶边野生草木的自然生长,展现出一种质朴而清幽的环境。"清闲日掩扉"则体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常常关闭门窗,享受这份静谧。

"晚凉疏雨过,落叶觉蝉稀"描绘的是傍晚时分,稀疏的雨滴带来一丝凉意,落叶声中蝉鸣渐少,显得格外宁静。"天籁自鸣竹"将风吹竹叶的声音比作天籁,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的和谐之美。

"砧声谁捣衣"一句,通过远处传来的捣衣声,暗示了季节更迭和生活的日常琐事,也增添了诗的温情。最后,诗人感慨道,在这样的环境中,僧侣的生活也不过如此,无需过多追求深奥的哲理,"何必扣玄机"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复杂世事的淡然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清寂的书斋生活画面,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收录诗词(122)

俞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甘露寺

占断淮南势,西风入鬓毛。

一江流不尽,多景最为高。

斜日迷烟树,孤帆送客舠。

兴怀人物少,今古等秋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石笋峰

异种休参玉版禅,崭然一角立层巅。

远尖自抱云根壮,叠藓谁疑雨箨缠。

梦里三生空过眼,胸中千亩漫流涎。

此龙难入宁僧谱,出土摩霄是几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下竺僧韵

朝市软红尘,山林气味深。

放怀随野鹤,过耳任春禽。

石涧鸣泉玉,松钗坠日阴。

隐居无个事,存养读书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次坦庵兄韵

便中蒙赐墨,得句胜如书。

暂尔两年别,俄然春暮馀。

梦驰情不间,心迩迹何疏。

自省吾今老,湖山缚屋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