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咏十五首(其二)

北塞为愁色,西宫作怨明。

却来南斗下,幽动野夫情。

蛟海思吹笛,鸾丘欲放耕。

望舒烦一驾,宜并客怀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月光的不同感受和联想,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北塞为愁色”,以“愁色”形容北塞的景象,暗示了边塞的荒凉与忧郁,引发读者对边关将士的思念之情。接着,“西宫作怨明”,将月光比作怨妇的泪水,既形象又富有情感,营造出一种哀怨的氛围。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月光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情感色彩。

“却来南斗下,幽动野夫情”,诗人从北塞和西宫的景象中抽离,转向对南斗星的凝视,这不仅是一种空间上的转换,更是一种心境的转变。这里的“野夫情”可能指的是普通人的情感,或是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蛟海思吹笛,鸾丘欲放耕”,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想象与憧憬。蛟海与鸾丘分别代表了水与山,诗人设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吹笛、放耕,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最后,“望舒烦一驾,宜并客怀清”,“望舒”是中国神话中的月神,这里借指月亮。诗人希望月亮能帮助他消除旅途中的疲惫与烦恼,让客人的心境变得清明。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表达了对和谐人际关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情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月咏十五首(其三)

泉冷光含石,烟消影挂松。

似知随野杖,疑特赴山钟。

愁恨三千丈,楼台一万重。

不分江海阔,处处影虚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月咏十五首(其四)

东岭俄看出,西林忽见归。

却同河并湿,如与雁俱飞。

海影能栖鬓,天光爱惹衣。

庾公谁欲寐,终夜启江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月咏十五首(其五)

囊尽思留璧,池空愿借波。

红颜那可驻,飞镜欲如何。

香雾花间重,寒光竹里多。

可怜风露色,一一到云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月咏十五首(其六)

乍上萝轩月,清尊祗独看。

旅鸿千里白,栖鸟一枝安。

露外桂应湿,风前兔自寒。

忍孤清影落,歌入漏声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