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十七首(其十九)

黄檗活作死医,临济死作活用。

维那听事不真,未免唤钟作瓮。

形式: 偈颂

翻译

黄檗树被误当作能起死回生的药物
临济禅师的教法看似死去又复生

注释

黄檗:一种落叶乔木,古代常用作药材,被认为有某些医疗效果。
活作死医:形容被误认为能治疗死亡或严重疾病。
临济:唐代禅宗大师,以其独特的教学方式闻名。
死作活用:指临济的教法看似枯寂却富有生机。
维那:梵语Vijña,指禅堂中的侍者,负责管理日常事务。
听事:主持、管理。
不真:不准确,不真实。
唤钟作瓮:把敲钟的声音误认为是陶罐(瓮)的声音,比喻理解错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道昌所作的《颂古五十七首》中的第十九首。它以医疗和禅修的比喻,表达了对佛法理解的深刻见解。

"黄檗活作死医",黄檗是一种苦味的药材,这里比喻那些教法过于严苛,让人感觉压抑如同生死之别,可能是指某些过于严厉的戒律或修行方法,看似能使人“活”过来(即觉悟),但实则可能让人陷入困境。

"临济死作活用",临济是禅宗大师,他的教法注重顿悟,强调直接了当,这里的“死作活用”可能是指在禅修中,过分追求形式或规则反而会阻碍真正的领悟,需要灵活运用,跳出常规。

"维那听事不真",维那是禅堂中的执事僧,负责管理日常仪式,如果他对佛法的理解不深入,可能会在执行职务时偏离正道,将佛法的真谛误解为表面之事。

"未免唤钟作瓮",这句话进一步说明,如果维那不能把握佛法本质,甚至可能把敲钟(寺庙作息的信号)这种寻常事物误认为是空洞无物的器皿(瓮),暗示了修行者需要超越表象,洞察事物的内在真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式地批评了对佛法教义理解的浅薄和机械应用,强调了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66)

释道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五十七首(其十八)

赵州自作自受,南泉外头相救。

直饶数目分明,也是私路上走。

形式: 偈颂 押[宥]韵

颂古五十七首(其十一)

长沙似水洗水,老僧自倒自起。

三圣特地出头,卖尽满园桃李。

形式: 偈颂 押[纸]韵

颂古五十七首(其八)

石臼发脚太迟,马祖开口太早。

十字街头要钱,须是打他栲栳。

形式: 偈颂 押[皓]韵

颂古三十九首(其三十九)

旧岁新年作问端,同安从此放颟顸。

凭仗高楼莫吹笛,大家留取倚阑干。

形式: 偈颂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