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节四咏(其三)教子

冰霜啮尽齿将枯,不藉程婴为保孤。

万里独归双白璧,半生惟听几慈乌。

床头手泽书犹在,梦里风涛气未苏。

见说亲教范滂传,有时扶杖更喑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父亲对子女的深沉情感与教育之严。首联“冰霜啮尽齿将枯,不藉程婴为保孤”以冰霜比喻岁月的无情,牙齿将尽象征着年老,表达了父亲在漫长岁月中对子女的养育之苦,不借助外力,独自承担保护子女的责任。颔联“万里独归双白璧,半生惟听几慈乌”运用了“白璧”和“慈乌”的典故,分别象征着父亲对子女的无私奉献和子女对父亲的孝顺,展现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颈联“床头手泽书犹在,梦里风涛气未苏”则通过“手泽”(指父亲留下的痕迹)和“风涛”(比喻生活的波折),表达了父亲虽已离世,但其影响仍在子女心中,如同梦境中的风浪,虽然已经平静,但那份力量依然存在。尾联“见说亲教范滂传,有时扶杖更喑呜”提到父亲教导子女学习《范滂传》的故事,范滂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清官,以此激励子女要正直廉洁,即使在父亲去世后,子女仍会因思念而发出低沉的呜咽声,体现了对父亲的深深怀念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情地刻画了父亲对子女的无私奉献与严格教育,以及子女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庭价值观中的父慈子孝与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731)

石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贞节四咏(其四)旌门

百年贞节被新旌,海若山灵恨始平。

国士共高滂母义,路人犹指孟姜城。

已无泪可斑湘竹,惟有心堪付史评。

千古神游九泉下,照人肝胆正分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中山

西风故国水东流,野客经过雨乍收。

塔影遥连官树渡,雁行多下靖王丘。

春秋百战犹存地,唐宋诸贤半入州。

阅古堂前今夜月,几人华发共先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翰林王公从之

捋须谁信虎纵横,一字千金有重轻。

身为纲常还壁立,义形声色正霜明。

赵人端不侵然诺,齐史曾何计死生。

天为斯民应有意,尚留此老握机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处士安公敬仲

中州豪杰半朱轮,抱志如公有几人。

道为续经头蚤白,诗成感兴语长真。

封龙客散留书舍,滹水春深忆钓纶。

千古精英游地下,定知高步接刘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