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叠互团绕,风烟朝夕俱。
三穴已扫竟,无复藏妖狐。
这首诗描绘了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象。诗人以“万叠互团绕”开篇,生动地展现了群山连绵不绝的雄伟气势。接着,“风烟朝夕俱”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动态美融入其中,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清晨与傍晚时分,山间云雾或轻或重的变化。
“三穴已扫竟”一句,可能暗喻着某种清理、净化的过程,暗示着过去困扰山中的一切不祥之物已被清除,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无复藏妖狐”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纯净与安全,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景象的赞美和内心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不详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何人过三径,共此曲蘖春。
月下倩人扶,花影铺满身。
濯缨与濯足,均是沧浪水。
个里不胜清,渭神爽应泚。
洒然清泠吹,过我十八公。
飕飗喧宇宙,可奈此孤丛。
尝闻皮陆句,未睹心先降。
于今烦鬼工,徙置排金釭。
蕙帐拥猿鹤,石磴来旌幢。
月明风亦静,篆烟浮四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