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濯缨与濯足,均是沧浪水。
个里不胜清,渭神爽应泚。
此诗《次韵张汉卿梦庵十八咏(其十七)澄漪》由南宋诗人史浩所作。诗中以“濯缨与濯足”起笔,借用了典故,表达了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接着,“均是沧浪水”,强调了无论洗头还是洗脚,都是在清澈的水中进行,寓意着无论何种方式,都能达到净化心灵的效果。
“个里不胜清”一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意指在这份清静之中,人的心灵无法承受其纯净之美,暗示了人在面对如此高洁之境时内心的震撼与感动。最后,“渭神爽应泚”则以渭河之神受到清爽的洗礼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澄澈心境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张汉卿的赞赏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清雅生活和纯净心灵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友人的真挚情感。
不详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洒然清泠吹,过我十八公。
飕飗喧宇宙,可奈此孤丛。
尝闻皮陆句,未睹心先降。
于今烦鬼工,徙置排金釭。
蕙帐拥猿鹤,石磴来旌幢。
月明风亦静,篆烟浮四窗。
云埋路欲迷,独许幽人过。
时从客子来,更寻深处坐。
抵掌到幽眇,万事俱识破。
茫茫名利人,糠秕不足簸。
空洞远万里,佳景萃其南。
縠纹波似染,螺髻花群簪。
紫芝鲜最馥,青棂坚直甘。
解召羡门侣,双鸾聊与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