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鸣凤行

君不见朔风吹云鲸海东,晓珠飞出扶桑红。

山巅鸣凤声一振,百鸟喧啾皆下风。

我闻凤凰产丹穴,火德之精和气钟。

耸身五色炫文采,举翮万里摩苍穹。

回翔周览始一集,积石下有黄河通。

来仪舜韶协,鸣岐周业隆。

方今圣人御神极,穷荒绝域皆来宗。

复从千仞览德辉,瑞应四海歌时雍。

琼枝自有琳琅实,食性岂与凡禽同。

鸱枭逐逐谁所放,嚇以腐鼠何愚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朝阳鸣凤行》由明代诗人陈政创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凤凰的神圣与高贵,以及其在历史上的象征意义。

开篇“君不见朔风吹云鲸海东,晓珠飞出扶桑红”,以壮阔的自然景象起笔,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意境之中。接着,“山巅鸣凤声一振,百鸟喧啾皆下风”描绘了凤凰振翅高飞,其声音响彻云霄,使得周围的百鸟为之动容,形象地展示了凤凰的威严与尊贵。

“我闻凤凰产丹穴,火德之精和气钟”进一步揭示了凤凰的出生地与内在特质,暗示其与火德的紧密联系,象征着光明、热情与生命力。接下来,“耸身五色炫文采,举翮万里摩苍穹”则通过凤凰的外在形象与飞行能力,展现了其非凡的美丽与力量。

“回翔周览始一集,积石下有黄河通”描绘了凤凰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翱翔,最终汇聚于一处,象征着和谐与统一。随后,“来仪舜韶协,鸣岐周业隆”引用古代帝王的音乐与文化成就,进一步强调了凤凰与盛世的关联,寓意着吉祥与繁荣。

“方今圣人御神极,穷荒绝域皆来宗”表达了对当代圣明君主的颂扬,认为其能够引领四方归附,彰显了凤凰作为祥瑞之鸟的象征意义。最后,“复从千仞览德辉,瑞应四海歌时雍”描绘了凤凰俯瞰大地,其光辉普照四海,人们欢歌庆祝太平盛世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凤凰的形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典故与人文情怀,展现了凤凰作为祥瑞之鸟的崇高地位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象征意义,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世界的美好憧憬。

收录诗词(52)

陈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梅轩卷

轩前梅花开几枝,远来速我梅轩诗。

浩然穷死逋仙逝,落笔恐被梅花疑。

梅花自是江南物,铁石肝肠冰雪质。

罗浮别后今几年,梦里犹疑见颜色。

何当樽酒造华轩,濡毫申牍心悠然。

人间万卉何足数,坐对寒香诗百篇。

形式: 古风

谢安东山图

晋辙已东牛继马,名流谁复居林下。

何事东山若不闻,握瑜高索当时价。

佳游称意随所如,当筵夹座皆名姝。

歌凝丝竹倚花听,诗琢琅玕行草书。

济时元有经纶策,大壑蛟龙岂终蛰。

四十馀年乐遁心,憣然一为苍生出。

盐梅登鼎手自和,运屯其奈苍生何。

镇安风俗任才略,呻吟稍变为讴歌。

固知隐德寓声色,世俗寻常安可识。

相待出处古皆然,莘渭依稀见遗迹。

形式: 古风

友竹轩为东吴吕氏作

幽人结交异凡俗,平生爱此潇湘绿。

醉日移栽閒地遍,炎天坐倚清风足。

岂同踏雪觅寒梅,不似休官为黄菊。

天际期看彩凤下,溪清或见苍龙浴。

我昔閒居大庾南,手执遗经向空谷。

幽怀独与此君期,肯使春花乱吟目。

风度年来久暌别,世情日见多翻覆。

劲节不渝终比石,清标言念温如玉。

知君有意结岁寒,嗟我无端动心曲。

何当骑马造斯轩,更为狂歌继淇澳。

形式: 古风

松轩为曾处士作

傍山带流卜幽居,虬松偃蹇环轩除。

人间六月暑气无,天风尽日鸣笙竽。

幽人清姿此璠玙,朅来松间随所如。

开轩时还读我书,水光山色满座隅。

兴来歌诗聊自娱,意态蔼蔼春云舒。

轩中景象何清虚,栖迟偃仰乐有馀。

但恐当路闻清誉,日边有使来轺车。

君当出应明时需,憣然就道无踌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