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浮屠道廓

一宿已先觉,四明那更游。

去来无所着,风日海山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一夜过去已经有所察觉
四明山的美景怎忍再游

注释

一宿:一夜。
已:已经。
先觉:事先察觉。
四明:古代郡名,今浙江宁波一带。
那更:怎么还。
游:游览。
去来:来去。
无:没有。
所着:落脚的地方。
风日:风和日丽。
海山:海边的山。
秋:秋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的《送浮屠道廓》,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无限哀伤和淡泊人生的哲理。诗中“一宿已先觉,四明那更游”两句,描绘了夜晚即将破晓,星辰尚未完全隐去,而行者却已经准备启程的情景。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不断前行。

“去来无所着,风日海山秋”两句,则更深一层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漂泊无定的感悟。其中,“去来无所着”意味着人生的流转和经历没有固定的寄托,每个人都是在时间的河流中前进。而“风日海山秋”则是对自然界变化的描绘,风、日、海、山这些自然元素,在秋天更显得萧瑟凄凉,这里代表了诗人内心对于季节变迁和生命无常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与晨曦交替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深刻领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心境。王之道在诗中不仅送别,更是借景抒怀,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宇宙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送贾教授伟满罢东归

妙年才气擅超群,试吏来司泮水芹。

行矣玉堂应召直,忍将风袂与君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送顾渚茶与孔纯老

晓来飞雪似欺春,尽把群芳点缀匀。

莫讶两旗分顾渚,要令佳句斗清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送曾式古归建昌

两年说归明日归,江头草软花芬菲。

风调江净船行驶,好看芳草怀春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送道者史宝通作丐

昔日山前寺,兵馀扫地空。

汝今能协力,真是宝林通。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