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题郑素亭画册(其一)

月黯沈云多,山深夜泉长。

忽断疏钟撞,谁敌石门响。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养]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山林中的宁静与神秘。首句“月黯沈云多”,以暗淡的月色和浓厚的云层起笔,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深的氛围。接着,“山深夜泉长”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将视线引向深远的山谷,潺潺的泉水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悠长,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忽断疏钟撞”一句,巧妙地引入了声音元素,打破了之前的寂静,仿佛远处传来的一声钟响,打破了夜的沉寂,又在瞬间戛然而止,留下一片空灵。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听觉体验,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广阔。

最后一句“谁敌石门响”,则以反问的形式,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石门之响,既是对前文钟声的回应,也是对自然之声的赞叹。它不仅呼应了开头的云、山、泉,还象征着自然界中不可言喻的力量与和谐,引发人们对自然美和宇宙奥秘的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巧妙的构思,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夜晚山林的独特韵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杂题郑素亭画册(其二)

翁如访戴行,我愿为童子。

随向溪桥边,韵入横图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杂题郑素亭画册(其三)

负担琴书囊,行行欲何适。

谁云驴背人,而非陌头客。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陌]韵

杂题郑素亭画册(其四)

倦掩窗前卷,闲挥膝上桐。

斜阳留几许,雁背不成红。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别厚孙

用豆可合黄,用曲斯成醴。

但觉相需殷,焉能究其理。

吾行天下多,未见如吾子。

立谈祇斯须,感我胡能尔。

洵哉交有神,作合非无以。

胸无古人多,畴能爱知己。

语默关性情,文章出根柢。

若失褚期生,不相天下士。

所冀为古欢,其终一如始。

努力百年间,聚散方自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