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久中闻笛

风摇古木影萧森,何处飘来暮笛音。

杳杳迥如天上曲,悠悠不减陇头吟。

未逢明月心犹恨,却忆残梅兴亦深。

幽思萦回长不断,欲量应及数千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古木林中听到笛声时的内心感受。首句“风摇古木影萧森”以动态的画面开篇,风吹动古树,树影斑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何处飘来暮笛音”引出主题——悠扬的笛声从远处传来,增添了一抹神秘与怀旧的情感。

“杳杳迥如天上曲,悠悠不减陇头吟”两句进一步渲染笛声的美妙与深远,仿佛来自天际,又似古代边塞的吟唱,既有高远之感,又蕴含着历史的沧桑。这种对比手法,使得笛声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未逢明月心犹恨,却忆残梅兴亦深”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回忆。未见明月,心中遗憾;想起凋零的梅花,又生出深深的感慨。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无奈之情。

最后,“幽思萦回长不断,欲量应及数千寻”将诗人的思绪比作缠绕的幽思,绵延不绝,甚至想要丈量其长度,达到数千寻之遥。这既是对笛声影响之深的比喻,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延伸,展现出一种深邃而持久的思考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听笛的独特体验,融合了自然景色、音乐情感和个人思绪,展现了宋朝文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感知和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和达夫雪霁

雪馀著处是琼瑶,惜向春风势易消。

野色澄明经一洗,鸟声喧滑自相招。

润通弱柳晴林媚,清逼归鸿云路遥。

浩荡幽怀吟不尽,高楼斜日望寥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戏呈吴伯固同年

白玉墀前共得仙,而今邂逅半华颠。

评文我辨异同字,由义君持难易权。

畏简不能成共酌,纾情莫惜寄新篇。

上林春晚归鞭动,意思何如癸巳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又次前韵答所和诗

裁句清如李谪仙,挥毫放浪近张颠。

偶于贡部同官责,更向诗坛擅将权。

戏笔谩追丹桂旧,报言还愧木瓜篇。

一樽何处偕吟啸,浩兴犹堪逐少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久中春风

二月东风势渺漫,侵陵和景作清寒。

发扬造化非无力,鼓动芳菲自有端。

斗草戏儿忧手瘃,怀边思妇忍眉攒。

祗输便腹忘机者,不废书帷昼寝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