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静无尘夜半时,鹊乌啼罢众星稀。
数峰明月光无尽,一洞闲云淡不飞。
诗人以静谧的夜晚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幽深宁静的山中景象。"天静无尘夜半时"设定了一个寂静无声的夜晚,时间恰好是半夜,此时万物皆眠,只有诗人独自醒着。这一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着"鹊乌啼罢众星稀"则指示了在这个寂静的夜晚,即便是那些活跃的鸟儿也已经安息不再鸣叫,而天空中的繁星点缀,显得既遥远又稀疏。这样的写法强调了一种宁静与孤独。
"数峰明月光无尽"中,诗人用"数峰"来描绘连绵不绝的山峰,而"明月"则照亮了这些山峰,"光无尽"表达了这一景象延续到遥远的地方,一种自然之美的无边无际。
最后一句"一洞闲云淡不飞"中,诗人描绘了一片悠闲自在的云朵,它们似乎与世隔绝,在山间轻盈地游移,却又没有飘散开去。这也反映出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山中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孤独与宁静生活状态的珍视。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竹风瑟瑟野猿号,月下酣眠不脱蓑。
恐致丹炉伤白蚁,懒烧松烛惜飞蛾。
一片幽心卧紫霞,松梢凝翠夕阳斜。
尚无心绪听啼鸟,那有工夫扫落花。
楮衾滴破松梢露,草屦淘穿石缝泉。
猿在岭头声未断,道人月下伴云眠。
松竹成林云气深,洞门风冷绿苔阴。
落花飞尽青山在,幽鸟声中野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