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昔解陈仓印,于今二十秋。
双凫久东上,五马重西游。
铙骑行关外,壶浆拥道周。
民心已化服,条教不更修。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古代中国的归途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心变化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官员离任返乡的一种深沉情感。其中,“昔解陈仓印”表明诗中官员曾经担任过某个地方的职务,而“于今二十秋”则显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双凫久东上,五马重西游”一句通过对水鸟(双凫)在长江东上的飞翔以及官员乘坐的五匹马车缓慢西行的情景描绘,不仅展示了归途的悠闲自得,更隐含着诗人对于官员离任后的不舍与怀念之情。
“铙骑行关外,壶浆拥道周”一句则是对官员离开职守后,经过边关地带以及民众沿途送别场景的生动描绘。这里,“铙骑”指的是装饰有金属装饰的马匹,而“壶浆拥道周”则形象地表现了民众用盛有酒水的壶浆(古代的一种饮具)在道路两旁欢送官员的情景。
最后,“民心已化服,条教不更修”一句表达了诗人认为由于这位官员的良好施政,民心已经归顺,无需再通过法规和教化来约束民众。这也反映出诗中官员在任期间的德政和影响力。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位离任官员送别之情的抒发,也是对于古代官场生涯的一种感慨。通过景物描写,诗人传达了对官员的敬意以及对其德政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丝时代变迁中个人命运的无常。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汉家五尺道,置吏抚南夷。
欲使文翁教,兼令孟获知。
盘羞蒟酱实,歌杂竹枝辞。
取酒须勤醉,乡关不可思。
朝家重典刑,书府借时英。
钲鼓喧江下,云山拂眼清。
秋风鲈鲙美,书日锦衣荣。
勿似朱翁子,空令守邸惊。
百里大夫官不轻,莫嗟领上发垂星。
人生谷禄偏宜晚,世路艰难不厌经。
数曲秋江萦县白,几峰霁色入帘青。
于公向日多阴德,已有鹓雏在帝庭。
楚俗号难治,司刑尤择贤。
危疑片言决,舒惨一方专。
松不彫寒色,丝曾断直弦。
清风过江外,应在下车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