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都官江南东路提刑

楚俗号难治,司刑尤择贤。

危疑片言决,舒惨一方专。

松不彫寒色,丝曾断直弦。

清风过江外,应在下车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楚地的风俗向来被认为难以治理,司法官员尤其需要选择贤能之人。
面对危险和疑难问题,他们只需一句话就能决断,对地方的安宁或困苦有着决定性影响。
寒冬中的松树不显雕琢之态,琴弦一旦断裂,音调就不再直率。
清风越过江面,应该在官员下车之前就已经感受到。

注释

楚俗:楚地的风俗。
司刑:司法官员。
片言:一句话。
舒惨:指地方的安宁或困苦。
清风过江外:清风吹过江面。
下车:古代官员到任上任。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作,名为《送张都官江南东路提刑》。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表达对被贬官者的一种同情和关切,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官场的严苛与复杂。

"楚俗号难治,司刑尤择贤" 表明了当时楚地的民风不易管理,而司刑一职更需谨慎选择有德才之人。这里透露出对被贬官者的理解和支持,因为在古代,贬官往往是因为某些错误或不幸而非全因其不贤。

"危疑片言决,舒惨一方专" 描述了司法工作的严峻性,一旦有所决定便可能影响到一个地区的安宁。这里也暗示了诗中所送之人在任上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坚定。

"松不彫寒色,丝曾断直弦" 是借用物象来表达情感。松枝虽经严寒却依旧挺立,丝线虽然断裂但仍保持原有的直度。这两句强调了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

"清风过江外,应在下车前" 则是对被贬官者的期望之词。诗人希望他能在离别之前感受到那份清新之风,即便是在困境中,也有美好事物的陪伴和鼓舞。

整首诗通过司马光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洞察,展现了古代士大夫对于贬官同僚的理解与支持,同时也反映出作者本人对正义与坚守的追求。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送张景淳知邵武军

闽岭窅何在,东南千里遥。

仳离伤草草,会合更迢迢。

隋岸微吹絮,吴江欲上潮。

肯无同舍念,回首弭轻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送李学士使北

征盖霜空迥,飘飘迎塞鸿。

虏牙侵海角,汉节下天中。

酒薄阴山雪,裘寒易水风。

边声不可听,归思浩无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其二)

水底元无月,衣中自有珠。

六尘皆外物,万法尽迷涂。

瀑布寒云湿,觚棱瑞气扶。

遥知至乐地,不异在京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其一)

儒业金华贵,归心白鹤孤。

江山依旧在,轩冕向来无。

啸咏谁当共,登临未索扶。

浩然知此乐,迥与世人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