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经筵讲大学衍义有感赋此

帝王所图治,务学当为先。

下作民之主,上乃承之天。

致治贵有本,本端化自平。

人君所学者,其序有后前。

正心诚其意,志定必不迁。

吾志既能定,理道岂复颠。

身修本心正,家国治同然。

国治乃昭明,万邦斯协焉。

于变帝尧典,思齐文王篇。

万国修身始,朕念方拳拳。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皇帝朱厚熜在御经筵讲授《大学衍义》时有感而发的作品。全诗围绕“治国先治学”的主题展开,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首句“帝王所图治,务学当为先”点明了治国之道的起点在于学习,强调了知识与学问对于君主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接下来,“下作民之主,上乃承之天”两句,通过对比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以及君主与天命的联系,进一步阐述了君主作为人民的领导者,应当以学习为基础,承担起上承天命的责任。

“致治贵有本,本端化自平”指出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找到正确的根本,即通过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实践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接着,“人君所学者,其序有后前”表明君主的学习过程应当遵循一定的顺序,从内心修养开始,逐步深入。

“正心诚其意,志定必不迁”强调了内心正直和诚意的重要性,只有意志坚定,才能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不偏离正道。诗人认为,如果君主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吾志既能定,理道岂复颠”,即理性和道德的道路自然会清晰可见。

“身修本心正,家国治同然”进一步说明个人的修养与国家的治理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内心正直的人,其家庭和国家都能得到良好的治理。最后,“国治乃昭明,万邦斯协焉”表达了国家治理得当,就能使万国和谐共处的理想愿景。

“于变帝尧典,思齐文王篇”引用古代圣贤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明君的敬仰,并以此为榜样,希望自己的统治也能达到那样的高度。“万国修身始,朕念方拳拳”则表明诗人决心以身作则,致力于提升自我修养,以此引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体现了朱厚熜作为一位重视教育和道德修养的君主,对于治国理政的独到见解和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3)

朱厚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宪宗朱见深之孙,明孝宗朱祐樘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后世称嘉靖帝。嘉靖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为独特的皇帝,也是明朝皇帝中最任性和倔强的一位,他为人非常聪明,尤其在书法和文辞修养都有不错的造诣。史书评价嘉靖帝为“中兴之主”,说他“有不世之奇谟六,无竞之伟烈四,而又有震世之独行五”

  • 生卒年: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赐贾咏诗

卿本中州俊,简在登台衡。

君臣际良难,所贵德业并。

朕固亮卿志,夙夜怀忠贞。

卷阿有遗响,终听凤皇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画眉山龙王庙碑诗

于赫龙王,不显其光。上下帝旁,嘘翕无方。

为雷为霆,为云为雨。有开必先,靡求不与。

我求伊何,黍稷稻梁。尔与伊何,千仓万箱。

眉山之下,龙王之宇。迄用康年,谷我士女。

形式: 四言诗

漷县景命殿诗

翼翼京邑,漷水潆之。璇原远浚,载奠坤维。

尊灵长乐,欢洽重闱。绵绵景命,百禄咸宜。

眷兹汤沐,启瑞集禧。周原膴膴,宝殿攸基。

重门邃阁,崇敞逶迤。仁祠左拱,灵宇右丽。

甍连栋接,鸟革翚飞。虹祥式阐,慈念载怡。

爰及薄海,耀景咸熙。圣母之德,绥此蒸黎。

百千万祀,永永无隳。

形式: 四言诗

赐石蛀土司秦良玉

蜀锦征袍手制成,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不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