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月春光入眼稀,试寻高处看芳菲。
影行平野孤云过,点破青山白鸟飞。
秦甸气回惊绿满,渭川势稳竞东归。
凭虚便欲乘凌去,清吹飘飘已拂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玩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心旷神怡的情怀。
"三月春光入眼稀,试寻高处看芳菲。" 这两句是说在春天的第三个月份,春色浓郁,诗人寻找高地来欣赏这美丽的景致。这里的“稀”字有着轻盈、细腻之感,表达了春光的柔和与细密。
"影行平野孤云过,点破青山白鸟飞。" 这两句则是描绘诗人在高处看到的一幅景象:影子在平坦的大地上移动,一朵孤独的云缓缓漂过,而远处的青山被飞翔的白色鸟儿所点缀,增添了一份生动。
"秦甸气回惊绿满,渭川势稳竞东归。" 这两句中,“秦甸”指的是秦岭的屏障,这里用以形容山势连绵;“气回”则是山回坡转之意;“惊绿满”表达了诗人对眼前一片葱郁景色的惊喜。接下来的“渭川”指的是渭水,诗中说其势稳重,是在描写河流的平缓与力量。
"凭虚便欲乘凌去,清吹飘飘已拂衣。"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乘着轻盈的云气飞升的愿望,同时也感受到了春日清新的微风拂过衣服的凉爽。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高远的情怀。
不详
形影何尝问主宾,真风满户养颓龄。
不从田父迷回驾,但有渔人笑独醒。
闲摄高云游沆瀣,静收浮气借光灵。
出门无事谁相喜,只对秋山满眼青。
坐忆金台别,于今十四年。
新恩乘五马,北首渡三川。
县急均鹾户,边停助饷钱。
晋民衣食薄,移柱听调弦。
山川错莫不逢春,京洛空多满马尘。
李渤请归聊见志,鲁褒著论久知神。
怀沙曾愧垂纶客,击磬兴嗟荷蒉人。
向老愈怜筋力弱,空伤涸辙泣穷鳞。
志学长年患小成,五言今喜继家声。
因君笔墨多新语,满路云山得美名。
才业未堪高卧显,篇章自欲以文鸣。
归时正是春风好,拥辔应教取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