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虞先生榆林中秋对月

月高星藏光,天静四山出。

炊烟敛林墅,群作向昏毕。

物情初无干,浮生自啾唧。

征途行复止,镜发玄又白。

人生身抱器,志老剑在室。

百年生谁存,一士死不没。

兢兢凌霜干,幽花当春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宁静与深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月高星藏光,天静四山出”以月夜的景象开篇,月光高悬,星光隐匿,天空宁静,四周的山峦清晰可见,营造了一种清冷而深远的氛围。接着,“炊烟敛林墅,群作向昏毕”描述了乡村傍晚炊烟渐散,劳作的人们结束一天的忙碌,回归宁静的画面。

“物情初无干,浮生自啾唧”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慨,万物本自和谐,而人类的生存在喧嚣中显得短暂而无常。接下来,“征途行复止,镜发玄又白”则通过旅行者行进中的停顿,以及镜中人头发由黑变白的过程,暗示了人生的旅途充满变数,岁月无情。

“人生身抱器,志老剑在室”运用比喻,将人比作怀抱宝器,即使年老,心中的志向(象征为理想或追求)依然如剑在鞘,未曾消逝。这反映了诗人对坚持自我追求的肯定。

“百年生谁存,一士死不没”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英雄不朽的思考,指出即使生命有限,真正的精神与贡献却能超越时间,永存于世。

最后,“兢兢凌霜干,幽花当春发”以坚韧的松树和春天绽放的幽花为喻,强调即使面对严寒与逆境,也要保持坚强与希望,正如春天总会到来,生命的美好终会展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坚韧不拔、追求理想的赞颂。

收录诗词(120)

朱德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长公府群花屏诗(其一)芙蓉

夹城遗芳栽,摇落及千年。

芙蓉发靓妆,绝艳秋江边。

临风拂罗帏,红裳拥三千。

素抱拒霜质,亭亭赤城仙。

曾携一枝去,生绡记馀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大长公府群花屏诗(其二)白茶

秋高银河泻,碧宇净如洗。

飞仙自天来,幻作白茶蕊。

清香不自媚,迥出山谷底。

盈盈双玉环,婉立庭户里。

风霜非故林,雨露结新意。

形式: 古风

大长公府群花屏诗(其三)石榴

雨馀鸣蜩歇,众绿郁阴翳。

绡囊蹙红巾,光焰当林丽。

映日萼先皱,临风叶如缀。

秋深荐红实,颗裂排皓齿。

祇应乘槎客,天上得先味。

形式: 古风

石民瞻山图

女娲鍊五色,大磈补不牢。

至今西天首,天近山常高。

嵯峨苍云表,百鸟不敢巢。

仙人十二楼,城阙金岧峣。

下连丹砂井,皓气冲寂寥。

似闻笙竽韵,有客醉仙桃。

采芝者谁子,霞冠赤霜袍。

手持长年书,邀我同游遨。

我今胡不乐,失志在蓬蒿。

思仙不得去,作图谢尘嚣。

终当访王子,跨凤腾九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