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看牡丹三首(其二)

明日雨当止,晨光在松枝。

清寒入花骨,肃肃初自持。

午景发浓艳,一笑当及时。

依然暮还敛,亦自惜幽姿。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明天的雨将会停止,晨光照耀在松树上。
清冷的寒气渗透花蕊,微微颤动着开始展现生机。
中午的阳光带来浓郁的色彩,此刻欢笑正当其时。
傍晚时分,光芒依旧收敛,花朵也珍爱自己的静谧姿态。

注释

明日:第二天。
雨:下雨。
止:停止。
晨光:早晨的阳光。
松枝:松树的树枝。
清寒:清凉的寒意。
花骨:花蕊。
肃肃:轻微的颤抖声。
初自持:开始显现生命力。
午景:中午的景色。
发:散发。
浓艳:鲜艳。
一笑:微笑。
及时:恰到好处。
依然:仍然。
暮:傍晚。
敛:收敛。
幽姿:幽雅的姿态。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在雨中观赏牡丹的诗,通过对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艺术造诣。

"明日雨当止,晨光在松枝。清寒入花骨,肃肃初自持。" 这四句设定了一种期待和静谧的氛围,预示着一场雨后即将到来的晴朗天气,以及雨后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在松树的枝条上,给人以温暖与希望。而"清寒入花骨,肃肃初自持"则是对牡丹在雨中的状态描写,通过"清寒"二字传达出一种微妙的情感,似乎牡丹在经历了雨水的洗礼后,更显得精神矍铄。

"午景发浓艳,一笑当及时。" 这两句转而描绘雨后的牡丹,因雨水的滋润而更加鲜艳夺目,诗人似乎在提醒自己或读者要及时欣赏这种美丽,因为自然界的美景是稍纵即逝的。

最后两句"依然暮还敛,亦自惜幽姿。" 表现了诗人对牡丹在傍晚时分收敛花朵的观察,以及他对于这种美好而不为人知的"幽姿"所抱有的惜别之情。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长规律的认可,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

整首诗通过对雨中牡丹的细致观察和感受,展现了诗人独到的艺术品味和深厚的情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雨中看牡丹三首(其三)

幽姿不可惜,后日东风起。

酒醒何所见,金粉抱青子。

千花与百草,共尽无妍鄙。

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次韵乐著作送酒

少年多病怯杯觞,老去方知此味长。

万斛羁愁都似雪,一壶春酒若为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次韵乐著作天庆观醮

浊世纷纷肯下临,梦寻飞步五云深。

无因上到通明殿,只许微闻玉佩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花菩萨泉见饷,二首(其一)

酴醾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青蛟走玉骨,羽盖蒙珠幰。

不妆艳已绝,无风香自远。

凄凉吴宫阙,红粉埋故苑。

至今微月夜,笙箫来翠巘。

馀妍入此花,千载尚清婉。

怪君呼不归,定为花所挽。

昨宵雷雨恶,花尽君应返。

形式: 古风 押[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