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敬亭送枣子葡萄

如卵如瓶味自殊,芬芳到口胜醍醐。

暖烘晴日疑红玉,秋饱寒浆讶绿珠。

不羡安期来弱鹿,欲将金醴问蓬壶。

应劳早日西园里,携赠筠篮露尚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种珍贵的水果——枣子和葡萄,通过比喻与拟人手法,展现了它们独特的风味与色泽之美。

首联“如卵如瓶味自殊,芬芳到口胜醍醐”以“卵”与“瓶”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枣子与葡萄的形状与香气,强调其味道的独特与芬芳,甚至超越了醇厚的醍醐,突出了果实的诱人之处。

颔联“暖烘晴日疑红玉,秋饱寒浆讶绿珠”进一步描绘了枣子与葡萄在不同季节中的色彩与质感。枣子在晴日下仿佛红玉般温润,葡萄则在秋日中散发出寒浆般的清凉,绿珠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葡萄晶莹剔透的特质。

颈联“不羡安期来弱鹿,欲将金醴问蓬壶”运用典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这里借用了安期生与弱鹿的传说,以及蓬壶的神话,表达了诗人对珍贵果实的珍视与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情感。

尾联“应劳早日西园里,携赠筠篮露尚濡”则以具体的行动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之情。诗人希望在早春时节,亲自前往友人的西园,采摘这些珍贵的果实,并用竹篮装着,让露水依然湿润,以此作为礼物赠予对方,既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枣子与葡萄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食物本身的魅力,更蕴含了对生活美好、自然和谐的赞美与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恩之情。

收录诗词(234)

敦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事

秋事无端剩暮蝉,王孙芳草倍凄然。

近来心意凭谁问?流水声中看菜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宿松堂和敬亭弟韵

已分星星染鬓华,閒将款段夕阳斜。

开樽预醉重阳酒,冲雨来寻三径花。

瘦菊烟深吟旧圃,荒池秋老散鸣蛙。

对床记取今宵约,不作渑池道上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九日过东皋吊问亭将军

亭皋临潞水,佳节倍凄清。

木叶愁风力,芦花助雨声。

荒台无客屐,空槛剩诗楹。

遗韵思前代,词华愧后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九日冒雨过敬亭夜宿话旧

登高愁负东园约,骑马何辞泥泞前。

酒榼话残挑烛夜,竹廊风响对床眠。

小窗雁冷三更雨,短菊秋荒一径烟。

犹忆题诗鹤岭上,苔封藓蚀十三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