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圣朝久变文身俗,四海谁非革面人。
此地胡为名未改,犹胜酬伪必言真。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深意,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洞察和批判。"圣朝久变文身俗"一句,指出了在长期的君主统治下,人们的外表和习俗已经发生了变化,可能是出于适应环境或追求流行的需要。"四海谁非革面人"则进一步扩大了这种现象,暗示在广阔的国土范围内,大多数的人都戴上了假面具。
接下来的两句"此地胡为名未改,犹胜酬伪必言真"表达了一种对比和选择。诗人问道,为何在这个地方(可能是指心灵的角落或某个特定的场所)还保持着原有的名称没有改变?这与那些已经改变外貌和习俗的人相比,哪怕是在说谎,也更胜一筹,因为至少还有真实的言语。
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强调了真诚和真实价值的重要性。在当时可能存在的社会浮华、虚伪面前,诗人提倡保持真实自我,不随波逐流。这不仅是对个人品格的肯定,也是对整个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和呼吁。
不详
齐宿连宵凤掖西,才交五鼓著朝衣。
明当接盏天兴殿,免从金舆入殿帏。
礼官前导赭黄袍,陟降灵宫九陛高。
二十七筵俱再拜,精虔不惮圣躬劳。
扈从齐宫每赐茶,玉瓯常瀹建溪芽。
今朝值雨传宣免,只向阶前侍翠华。
夕郎同列升金殿,分立虚皇宝座前。
天子参神来缛位,侍臣夹跪御炉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