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水仙操》,是明朝末年清初的刘献廷所作。诗人以天象变化为引子,描述了音乐与人心的共鸣。"天行海运旋宫音"象征着自然界的韵律与音乐的流转,"万象回薄由人心"则强调了人的内心情感对周围世界的影响。接下来,诗人通过"移情易性琴非琴",表达了琴声超越乐器本身,成为表达情感的媒介。
"刺舟而去留深林"描绘了一幅孤独者划船遁入山林的画面,"海水汨没鸟哀吟"则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哀伤。"余心悲兮无古今"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超越时空的悲愁。最后,"援琴而歌泪淫淫"展现了诗人抚琴高歌时的泪水涟涟,将悲伤之情推向高潮。
整体来看,《水仙操》是一首寓言式的抒情诗,通过自然景象和音乐的描绘,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